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12月31日发(作者:small structures影响因子)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论“不是……而是……”和“不是……就
是……”的异同
摘 要:本文通过对语表、语义、语用三方面的深度解
析,旨在分析同类关系联词“不是……而是……”和“不
是……就是……”的异同,并试图探讨造成二者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不是……而是……” “不是……就是……”
对比 异同
一、引言
“不是……而是……”和“不是……就是……”是现
代汉语中构型极为相似的一对复句关系连词。
就其隶属的复句分类来说,学界的观点有细微差别,
主要归纳为以下两种:一是“二分法”,即将复句分为联合
复句和偏正复句,联合复句又下辖并列、选择等类。“不
是……而是……”和“不是……就是……”同属联合复句,
但前者是联合复句中的并列复句,后者则是选择复句(黄伯
荣、廖序东,1990);二是用“三分法”,将复句划分成因果、
并列、转折三类,并认为二者同属并列复句,只不过前者表
示否定与肯定关系,后者表示选择关系(邢福义,2001)。
这两种分类法虽观点不同,但均肯定了“不是……而是……”
和“不是……就是……”具有十分相近的平行关系。综上所
述,二者可被称之为“同类关系连词”。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这对同类关系连词在形式和意义上有不同程度的相
似。例如①:
(1)当内部燃料耗尽燃烧停止时,星球不是慢慢地
收缩,而是突然地坍缩。(《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2)暴露在地面上的人员,不是被严重烧伤,就是
被冲击波气浪抛到远方。(《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上例中,“不是”和“而是(就是)”均连接一个分句
(分别记作“p”“q”),“p”“q”间呈现一定的逻辑关系:
例(1)中“慢慢收缩”和“突然地坍塌”是二元对立关系;
例(2)句,“严重烧伤”和“被冲击波气浪抛到远方”是选
择关系,可理解为“高温和冲击波”可能造成的两种并列的
结果。
通过替换法可进一步了解二者差异:
(1′)*当内部燃料耗尽燃烧停止时,星球不是慢慢
地收缩,就是突然地坍缩。
(2′)暴露在地面上的人员,不是被严重烧伤,而
是被冲击波气浪抛到远方。
通过替换,两句的句意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改变,且
均和客观现实情况不符――这是用朴素的语言经验就能直
接感知到的事实,是十分明了的。但感性事实和理性分析有
所不同。只有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才能完全了解所谓“同类”
者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区别和联系,对语言实践、特别是语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言教学实践有很大裨益。例如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教师
只有通过深入客观的理性分析,才能弥补外国学生对汉语天
生的语感缺失,从而使之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事实表明,
“不是……而是……”和“不是……就是……”的区别对外
国学生来说确实是难点:笔者任意抽选了5本权威出版社针
对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所给出的参考资料②,发现所
有的书籍在指导语或模拟训练中涉及到了“不是……而
是……”和“不是……就是……”的辨析;“不是……而
是……”和“不是……就是……”在模拟题中的共现率高达
75%以上。
本文旨在对上述两词进行深入探讨,在了解“是什么”
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就这一论题的既
有成果来看,学界对两词各自的语表、语义、语用上有着不
同程度的研究:如邢福义(2001)在《汉语复句研究》中对
“不是……就是……”的语义和用法进行了解释;周有斌
(2002)撰文研究“不是A,就是B”句表述对象的数量及
作用;席嘉(2006)就选择关联“不是A,就是B”的语法
化问题进行了详尽研究;余晓环(2004)发表《“不是……
而是……”格式新论》;邵敬敏、王宜广(2010)就“不是A,
就是B”句式假性否定的功能价值作了研究。相比之下,二
者的对比研究相对较少:多数文章只是对表面现象进行了简
要提及。仅戴木金、黄江海合编的《关联词语词典》(四川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辞书出版社,1988年)等书对二者有比较性研究。
下面,从语表、语义、语用三方面剖析二者的异同。
二、语表解析
语表形式,是探求二者异同最直接的层面。
(一)配对状况
首先,二者均为配对使用,不管连接的句子成分有多
长,“不是”和“而是/就是”总保持前后呼应之态。二者连
接的成分间多用逗号连接,构成标准的有间复句。邢福义认
为:“根据分句与分句间隔情况的不同,复句可以划分出有
间复句和异变形式紧缩句。”其中,前者指“分句间有明显
音距和停顿”,后者指“音距消失、分句凝合的复句形式”。
③例如:
(3)我绕了过去,不是为看文化机关,而是希望找
个清静地方去忍一会儿。(老舍《猫城记》)
(4)现时搞个人住宅装修的,不是无执照、无资质
等级证书的“路边游击队”,就是有执照无资质等级证书的
施工队伍。(《人民日报》1999年12月)
上两句中,“不是……就是……”和“不是……而
是……”分别连接了两个分句,分句间有明显音顿,是标准
的有间复句。
有时连接成分间不用逗号,形成了紧缩复句。例如:
(5)他担心的不是纵火的罪证而是模样太惹眼的小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娥。(陈忠实《白鹿原》)
(6)斯大林开会时不是乱画些什么就是抽烟。(沈永
兴、朱贵生《二战全景纪实》)
两相比较,“不是……就是……”比“不是……而
是……”更容易被用于紧缩复句中。以下随机抽样可证明这
一结论:笔者在北大现代汉语语料库中,随机抽取两词例句
各100句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不是……而是……”构成
的紧缩复句所占比例小于10%;而“不是……就是……”连
接的紧缩复句则超过50%。因而,“不是……就是……”比“不
是……而是……”的可减缩性要高很多。
紧缩复句体现的是汉语的趋简性特征,但这种“趋简”
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笔者认为,复句是否能够“趋简”取
决于以下因素:第一,在相同条件下,分句越短小、成分越
简单的复句,容易被紧缩,这是由于句子的一般特性所决定
的。第二,从邢福义给紧缩复句下的定义来看,音距的消失
与否是衡量有间与紧缩的重要标准。就一个句子来看,其形
式与意义应当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因而,音距的消失,绝不
仅仅是一个句子的形态现象,而是与整句的意义和“p”“q”
间的关系相勾连。这一点,在后文探讨二者语义时再详谈。
(二)延展性
“不是……而是……”和“不是……就是……”都具
有一定的延展性。所谓延展性,是指“其连接的成分可以不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断被扩充,形成更长的句子”。具体说来,又包括“在前分
句进行延展”和“在后分句进行延展”。
1.前分句延展
“不是……而是……”的前分句“p”有着充分的延
展性,进行扩展时,多用的关联词有“也不是”“更不是”
等,但“不是……就是……”很少这样用。例如:
(7)哲学讲的“时间”,不是钟表显示的时分秒,也
不是日历上的年月日,而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顺序和持续
性。(《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8)在这一整篇文章中,最聪明的人不是梁中书,
也不是高俅,当然更不是猪头三杨志,而是那个出谋划策、
将十万生辰纲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文书幕僚。(王小枪:《无
厘头水浒故事:完全强盗手册》)
2.后分句延展
相比之下,“不是……就是……”的后分句“q”延展
性更强,可使用的关联词包括“或是”“要不就是”“再(不)
就是”等。如:
(9)只听得彬格莱小姐恭维话说个不停,不是说他
的字写得好,就是说他的字迹一行行很齐整,要不就是赞美
他的信写得仔细。(翻译作品《傲慢与偏见》)
(10)在我国的电视广告中,人们不时地可看到少女
少妇,不是超短裙,就是泳装,或是沐浴,或者扭来扭去……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人民日报》1996年6月)
相比之下,“不是……而是……”中后分句的延展性
稍弱,在笔者考察范围内,仅见于使用“或者”进行扩充的
情况。例如:
(11)孙达得每走一步,不是什么向前迈腿,而是从
雪窟里向外拔腿,或者说是从烂泥塘里向外拔腿。(曲波《林
海雪原》)
3.相关形式
在形式和意义上均与上述两个关键词较为相似的词
语,可将其看作是相关形式。
“不是……而是……”的相关形式包括:“不……而
是……”“不是……是……”“(并)非是……而是……”等,
这些相关形式与原词在形式和意义上基本相等。例如:
(12)奇妙的是,这两个圆斑并不在星系本身的位置
上,而是在星系两侧对称的位置上,彼此相距30万光年。
(13)不是送你进京,是送徐副局长去住医院。(蒋
子龙《机电局长的一天》)
(14)不但是出了钱,他还亲自去吊祭或庆贺,因为
他明白了这些事并非是只为糟蹋钱,而是有些必须尽到的人
情。(老舍《骆驼祥子》)
“不是……就是……”的相关形式则较少,常见的仅
有“不……就……”。例如: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15)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
中灭亡。(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4.连接成分
一般来说,二者的连接成分“p”“q”可由多个种类
的词语充当。二者可连接成分均包括:动词性词语(包括动
词)、名词性词语(包括名词)和形容词性词语(包括形容
词)等。例如:
(16)a.你的意思恐怕不是问我研究什么问题,而是
问我研究什么问题的解决。(钱钟书《围城》)
b.战争就是这样,不是敌人消灭我们,就是敌人被我
们消灭!(吴强《红日》)
(17)a.成功与幸福,不是智士的目的,就是俗人的
期望,这与我全不相干。(沈从文《水云》)
b.当时他已经是中共党员,在学校里很活跃,学生方
面有啥组织,他不是委员,就是代表。(周而复《上海的早
晨》)
(18)a.他不是渺小的,而是伟大的。
b.他的着装往往不是黑色的,就是灰色的。
上述例句中,例(16)中的“p”“q”为动词性词语,
例(17)、例(18)分别为名词性和形容词性词语。
三、语义分析
“不是……而是……”和“不是……就是……”在语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义上有很大不同,这是两词的核心差异。“不是……而
是……”最常用于否定一种说法并肯定另一种,从而表明前
者是错误的,后者才是正确的。例如:
(19)老夫人说礼应该如此,而且她说这也不是她个
人的谢意,而是魔教列代祖师的谢意,谢公子使得魔教的血
胤得以延续。(古龙《圆月弯刀》)
其所连接的成分“p”“q”的关系大致有如下三种,
如上图所示:
其一,纯粹并列式。即“p”“q”大致呈平行并列关
系,“p”“q”具有某种内部联系,这种联系大多是具有一定
对立性的。这之中,有的属绝对的二元对立,有的是同一语
义场中的相对的事物,有的逻辑关系则较为复杂,如呈现出
一种比拟的关系。如:
(20)这样就造成了地球上的阳光直射点并不是固定
不动,而是南北移动的。(《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21)飞机投弹的位置,不是在目标的正上方,而是
在目标前上方。(《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22)其实,湖中的火光,并不是真正的火焰,而是
一种含有荧光素的发光浮游生物发出的荧火。(《中国儿童百
科全书》)
就上例来看,例(20)中的“不动”与“动”属绝对
二元对立;例(21)中,“正上方”与“前上方”是相对而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言,它们都包含在“上”这一语义场中;例(22)中,“真
正的火焰”可看作对“浮游生物发出的萤火”的一种比喻。
其二,“p”含“q”式。“p”“q”虽然仍并列起来说,
但从逻辑上讲,“p”包含了“q”,也即是说否定的“p”,其
实是否定p中非q的部分。
(23)原来,她爱的不是他,而是他的身份和地位。
“他的身份和地位”是“他”的一种属性,用“不是”
否定“他”,实质上是否定了除他的身份和地位之外的一切,
如他的美德、个性等。
其三,“q”含“p”式。和第二种关系相似,只是“p”
包含在“q”里。这一种关系的递进意味似乎更强,还颇有
“以退为进”的意思。例如:
(24)你给我的并不是一件破衣服,而是你所有的衣
服,你请我吃的也不是一点牛肉,而是你所有的粮食。(古
龙《圆月弯刀》) 例句中从“破衣服”到“所有衣服”,
从“一点牛肉”到“所有粮食”,无不体现出递进和“以退
为进”的意味。
与“不是……而是……”不同,“不是……就是……”
属于标准的选择复句,强调“非此即彼”。换句话说,有一
种迫选的意味。其连接的“p”“q”多为平行并列关系。例
如:
(25)到末了,年青人不是听其飘流四方,就是听他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们腐化堕落。(沈从文《辰溪的煤》)
(26)他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
上两例不仅反映了“不是……就是……”所表示的迫
选意味,还勾勒出了其连接两个选择项所具有的不同意义。
例(25)表示一种可能性选择,说明两种选择项都有可能发
生,且“p”不发生即“q”发生,只是还未证实罢了。例(26)
则表示一种交替性选择,说明两种选择项交替发生④,而且
这种发生是一种必然。
前文在探讨紧缩复句时曾提到,“不是……就是……”
比“不是……而是……”更容易被用于紧缩复句中。按照紧
缩复句的定义,我们还可理解为:“不是……就是……”比
“不是……而是……”的平均音距要更小。而音距显然与句
意有着密切关系,因而我们可尝试用句意来解释这一问题:
“不是……就是……”中“p”“q”并列呈现,“p”与“q”
完全是平行的关系,选择“p”或选择“q”的可能性是相同
的。换句话说,“p”“q”的地位是完全一样的。在“不是……
而是……”中,“p”是被否定的,“q”是被肯定的,否定“p”
的原因是为了更好地肯定“q”。因而,“p”在句中的地位显
然要低于“q”。综上所述,“不是……就是……”和“不是……
而是……”赋予“p”“q”地位的不同,决定了紧缩句在两
句式中应用频率的不同。例如:
(27)目前,经济学家们担心的不是美国经济能否继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续增长,而是经济增长能否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新华社
2004年新闻稿)
(28)及至她又去对别的人,或别的东西楞起来,你
就又有点可怜她,觉得她不是受过什么重大的刺激,就是天
生的有点白痴。(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
在例(27)中,科学家们担心的只是“经济增长能否
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这一问题,而“美国经济能否继续增
长”这一分句只是对比参照,如若去掉,不影响句子大意。
但例(28)中,“受过重大的刺激”和“天生有点白痴”,都
是“我”对“她”可能抱有的看法,二者在句中地位是相同
的,如若去掉音距,例(27)中“p”“q”的层次性就很难
体现出来,而例(28)不会有这样的后果。
另外,“不是……就是……”在某一特殊情况下,与
“不是……而是”近似,即为了强调某一事物,先笼统否定
其他一切情况(通常用“别的”“别人”等词)。例如:
(29)可是照孟子所说,它仍然是每个人都能够养成
的。这是因为浩然之气不是别的,就是充分发展了的人性。
(冯友兰、涂又光《中国哲学简史》)
(30)状元楼里最大的偷儿不是别人,就是那个打老
家带来的胖厨子。(冯骥才《市井人物》)
在上述情况中,“不是……就是……”的迫选意义已
经消失,其用法已类似于“不是……而是……”所表达的“否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定p,肯定q”之义。上两例中的“不是……就是……”均
可替换成“不是……而是……”。如:
(29’)可是照孟子所说,它仍然是每个人都能够养
成的。这是因为浩然之气不是别的,而是充分发展了的人性。
(冯友兰、涂又光《中国哲学简史》)
(30’)状元楼里最大的偷儿不是别人,而是那个打
老家带来的胖厨子。(冯骥才《市井人物》)
通过替换可发现,在上述情况中,“不是……就
是……”与“不是……而是……”意义基本相同。
四、语用探析
最后,从语用层面探讨一下二者的关系。“不是……
而是……”和“不是……就是……”都带有着很浓的语用色
彩。
“不是……而是……”突出强调了后分句“q”的内
容,而所谓的突出,正是建立在对“p”的否定基础上的。
对比以下两句:
(31)真正的苗天王不是那个天神般的巨人,而是一
个不满四尺的侏儒。(古龙《天涯・明月・刀》)
(31′)真正的苗天王是一个不满四尺的侏儒。
在上例中,“巨人”与“侏儒”有着天壤之别,二者
在一句中共现,并提前否定了前者,后者才更加被凸显出来。
若“p”“q”为纯粹并列的关系,那么其否定的“p”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有上下文作为照应,或是有一种隐含的心理预期。如:
(32)原来,蓝黑墨水的主要成分是鞣酸亚铁。它既
不是蓝色的,也不是黑色的,而是浅绿色的。(《中国儿童百
科全书》)
(33)他计划总共行程10万公里,途经130个国家
和地区。在谈到旅途中最大的困难时,他说不是旅途劳顿,
不是山高水险,也不是财力不足,而是在第三国申请签证。
(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在例(32)中,前文已提到“蓝黑墨水”(包含蓝色
和黑色),因而“p”部分是否定这两种颜色;例(33)中,
长途的跋涉自然让人联想到“旅途劳顿”“山高水险”“财力
不足”会成为最大的困难,但事实并非如此,因而上述惯常
性联想成为了否定的对象。
若“p”“q”的关系是包含式或被包含式,那么这种
肯定就更为强烈了。此时,对“p”的否定其实是为了以退
为进,从而凸显“q”所描述的内容,并间接宣泄一种情绪。
以上文中的例子来说明:例(23),他的身份和地位应该是
他的一种属性,“她爱的不是他”,这实际是一种“假性否定”
⑤,即并未完全否定“她爱他”的事实,而是以否定为前提,
强调她爱他的身份和地位,由此传达出一种鄙夷的态度;例
(24),“一件破衣服”包括在“所有的衣服”之中,“一点
牛肉”包含于“所有的粮食”之中,说话人故意退一步,先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否定了“一件破衣服”和“一点牛肉”,继而递进到了其表
义的实质层面,更加凸显了说话人心中的感谢之情。
与“不是……而是……”不同,“不是……就是……”
句式并未刻意强调“p”“q”中的某一个,其感情色彩凸显
源于对“p”“q”的迫选――正是因为选择项的极度狭隘,
句子必然蕴含一种更深层次的意义。这层深意往往在上下文
中有直接或间接的交代,当然也有省去的。同时,这层深意
又能间接反映出作者或说话人主观的判断或情感。例如:
(34)反正有朝一日,夏家会连块土坯也落不下,不是都被
她拿了去,就是因为她而闹丢了。(老舍《柳屯的》)
(35)当时国内对佛教经论各有各的说法,翻译过来
的佛经,不是晦涩难懂,就是失真走样。玄奘决心去佛教的
发源地印度学习、取经。(《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例(34)中,“夏家会连块土坯也落不下”的原因是
“(土地)被她拿了去”或“为她而闹丢了”;换句话说,无
论是“被她拿了去”也好,还是“为她而闹丢了”,“夏家”
都“连土坯也落不下”,即得不到任何好处――两种原因同
时指向一种负面结果,更突出了说话人的负面情绪。例(35)
中,深层含义虽未明确交代,但由此表达的“二者都让人不
甚满意”的意思却十分明了,这也表达出一种惋惜和遗憾之
情。
五、结语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综上所述,“不是……而是……”和“不是……就
是……”这一对同类关系联词在用法上有异有同,且异大于
同。
二者的相同或相近之处有:
1.句法特征上,二者均为配对使用,有紧缩形式,都
具一定的延展性,有数种与之相关的形式,连接成分均包括
动词性词语(包括动词)、名词性词语(包括名词)和形容
词性词语(包括形容词)等,二者均经历语法化过程。
2.语义上,二者在某一特殊情况下近似,即为了强调
某一事物,先笼统否定掉其他一切情况(通常用“别的”“别
人”等词)。
3.二者均带有较浓的语用和情感色彩,这种情感与具
体的语境有关。“不是……而是……”的情感色彩源于“p”
“q”的对比;“不是……就是……”则来源于对“p”“q”
的迫选。
不同之处有:
1.句法特征上,“不是……就是……”比“不是……
而是……”更容易被用于紧缩复句中(这与句意也有密切关
系)。二者语法化程度不同:“不是……而是……”可在任何
情况下充当谓语,“不是……就是……”则只倾向于在连接
名词成分时。
2.二者的基本语义不同。“不是……而是……”最常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用于否定一种说法并肯定另一种,从而表明前者是错误的,
后者才是正确的;“不是……就是……”强调“非此即彼”,
有一种迫选的意味,具体说来又包括可能性选择和交替性选
择。
3.语用上,“不是……而是……”突出了后分句“q”
的内容,“不是……就是……”营造出的限选语境常使句子
蕴含深层涵义。
注释:
①本文例句主要源自北京大学语料库(http:
//)。
②赵菁. HSK(初、中等)全攻略教程[M].北京:商
务印书馆,
2007;李妍.HSK捷径:汉语水平考试应试对策与考点
精练(初、中等)[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韩
志刚,张文贤.HSK语法指要与训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9;白晓红,赵卫. 汉语虚词15讲[M]. 北京:北京
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朱庆明.HSK帮你顺利通8级之语法
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③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18.
④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250.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⑤邵敬敏、王宜广.“不是A,而是B”句式假性否定
的功能与价值
[J].世界汉语教学,2010(3):325~327.
参考文献:
[1]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2]戴木金,黄海江.关联词语词典[M].成都:四川辞
书出版社,
1988.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北京:
高等教育出
版社,2011.
[4]赵菁.HSK(初,中等)全攻略教程[M].北京:商
务印书馆,
2007.
[5]李妍.HSK捷径:汉语水平考试应试对策与考点精
练(初,中
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韩志刚,张文贤.HSK语法指要与训练[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9.
[7]白晓红,赵卫.汉语虚词15讲[M].北京:北京语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言大学出版社,
2007.
[8]朱庆明.HSK帮你顺利通8级之语法篇[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4.
[9]柳传谨.试析不是……而是类句式结构[J].青海
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6,(4):104~105.
[10]邵敬敏,王宜广.“不是A,而是B”句式假性否
定的功能与价
值[J].世界汉语教学,2010,(3):325~327.
[11]周有斌.“不是A,就是B”句表述对象的数量及
作用[J].安徽
教育学院学报,2002,(3):84~88.
[12]席嘉.选择关联“不是X就是Y”的语法化研究[J].
古汉语研
究,2006,(2):21~27.
[13]余晓环.“不是……而是……”格式新论[J].南
京邮电学院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4,(1):43~46.
[14]李晋霞.“如果”与“如果说”[J].汉语学报,
2009,(4).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王冬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100875)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论“不是……而是……”和“不是……就是……”的异同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roclinux.cn/p/1735661484a1682565.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