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2月8日发(作者:二维数组的行列怎么表示)

中国小学生民间故事_古代传说故事

这些民间故事要么情节夸张,充满了幻想。要么包含了人们的良好愿望。同时贴近我们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中国小学生民间故事,供大家参考。

小学生民间故事1

杨戬哪吒收七怪

这一日,坐在中军帐中的姜子牙见一阵怪风吹来,掐指一算,知道白猿精袁洪今晚要来劫营。子牙大喜,传令中军帐钉下桃花桩,镇上符印,又命李靖守东方,杨任守西方,哪吒守南方,雷震子守北方。杨戬、韦护护卫将台,南宫适、武吉、郑伦、龙须虎护卫武王营寨。

二更时分,袁洪率军前来劫营,一时间,风云四起,黑雾弥漫,罩住了周营。高明、高觉率先杀入周营,只听一声炮响,南有哪吒、北有雷震子,左有杨戬、右有韦护,一起冲了出来,子牙在台上作法,台下这四人一齐震动桃花桩,高明、高觉插翅难逃,子牙祭起打神鞭,将高明、高觉打死。韦护祭起降魔杵,吴龙化作一道青光逃走了;哪吒祭起九龙神火罩,常昊化作一道青气不见了。袁洪是白猿得道,变化多端,头顶上现出元神,杨任想用五火扇扇袁洪,不想却被袁洪头顶上的元神一棍打死了。

杨戬见袁洪等人都是妖精所变,就来到终南山,到云中子那儿借来了照妖镜。

第二天,袁洪率军又来叫阵,子牙率众将迎战。常昊出战,杨戬迎战,二人战在一处,不到十五回合,常昊拨马就走,杨戬随后追赶,杨戬取出照妖镜一照,镜中出现了一条大白蛇。常昊在马上现出原形回身来咬杨戬,杨戬摇身一变,化作一条蜈蚣,身上长着双翅,钳如利刃。它飞到白蛇头上,一下子剪掉了蛇头。蛇身在地上不停扭动。杨戬恢复本相,将蛇身斩为数段,并发了一个五雷诀,只听一声雷响,蛇头、蛇身瞬间化为灰烬。

袁洪见常昊已死,大怒,纵马使棍来战杨戬。哪吒登起风火轮,现出三头八臂,迎住袁洪。战了没有几个回合,哪吒祭起九龙神火罩,

将袁洪连人带马罩住。谁知袁洪也会七十二变,早借火光逃走了。

吴龙来战哪吒,杨戬在旁边用照妖镜一照,镜中出现一条蜈蚣。杨戬纵马舞刀来战吴龙,吴龙拨马就走,杨戬拍马追去。吴龙见杨戬追来,现出原形去咬杨戬,杨戬摇身一变,化作一只大公鸡,用嘴一啄,就把蜈蚣啄成数段。

袁洪战败,闷坐营中。一个身高数丈的大汉同差官来到营中。这个大汉名叫邬文化,他揭了招贤榜,纣王命他来助袁洪。当日邬文化出战,被龙须虎打败。当晚二更时分,邬文化来劫周营,他用排扒木横扫两边,直杀得周兵血流成河。幸好杨戬灵机一动,将一根草变化成了比邬文化还 要高大的汉子,才吓走邬文化。

子牙兵败后设计火攻将邬文化引入蟠龙岭,可怜这个顶天立地的大汉、陆地行舟的英雄,竟被烧为灰烬。袁洪得报,独自闷坐营中。这时,一个和尚来见袁洪。和尚名叫朱子真,是梅山七怪中的猪精,和袁洪等人同属一枝。

第二天,朱子真叫阵,南伯侯手下大将余忠出战,二人大战了二十个回合,朱子真转身就走,余忠紧追不舍。朱子真见余忠追到跟前,把口一张,吐出一道黑烟,笼罩其身,朱子真现出本相,一口将余忠咬去了一半。

朱子真回到阵前,大叫:“姜子牙你敢和我一决雌雄吗?”

一旁的杨戬用照妖镜一照,镜中出现一头猪。杨戬出战,朱子真用吃余忠的法术同样吃了杨戬。

朱子真得胜回营,袁洪大喜,晚上设宴为朱子真庆功,二人正欢饮时,一个头长双角的书生来到营中,袁洪一见,认出他是梅山七怪中的羊精杨显,当即请他入席饮酒。

喝到二更时分,听见朱子真肚子里有人说话:“朱道人,我是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的徒弟杨戬,我如今在你的肚子里,你作恶多端,我先捏捏你的心肝。”

杨戬一捏朱子真的心肝,朱子真大叫一声:“疼死我了!”

朱子真疼得赶紧求饶,杨戬就命他现出原形,在周营前跪着。朱子真只得现出原形,摇摇晃晃来到周营前跪着。南宫适巡营到此,正

感到奇怪时,听见杨戬在猪的肚子里大喊:“南将军,快报与姜丞相,这头猪是梅山猪精,我在他的肚子里,把它擒来了。”

南宫适一听大喜,赶紧报告给子牙。子牙率众将出营,命南宫适将猪精斩首,南宫适手起刀落,猪头落地,杨戬借血光飞出,现了本相,子牙又命人将猪头挂在辕门上。

袁洪见朱子真现出原形被斩,心中大怒。这时,梅山七怪之一的狗精戴礼来到营中,袁洪只装作不认识,二人寒暄了一番后,袁洪带着杨显、戴礼领军叫阵。杨戬用照妖镜一照,镜中出现一只羊和一条狗。于是,杨戬摇身变成猛虎,咬死了羊精杨显。戴礼口吐一珠来伤杨戬,杨戬祭起哮天犬,哮天犬是仙犬,它躲过来珠,一口咬住了狗精戴礼,杨戬上前一刀砍下了戴礼的脑袋。

梅山七怪之一的牛精金大升来到袁洪营中。他腹内炼成一块碗口大的牛黄,猛地喷出,有雷电一般威力。郑伦迎战金大升,不想被金大升用牛黄打伤面门,掉下坐骑,金大升乘机一刀将郑伦斩为两段。

杨戬出战,他取出照妖镜,只见镜中出现一头水牛。杨戬刚想变身捉拿金大升,恰逢女娲娘娘来到,她命青云女童用缚妖索捆住金大升,金大升现出原形。杨戬跪谢女娲娘娘,牵着水牛回到营中。子牙下令将水牛牵出辕门斩首,南宫适手起刀落,牛头掉在地上,子牙又命人将牛头挂在旗杆上。

如今,梅山七怪只剩袁洪一人,子牙决定当晚劫营。二更时分,一声炮响,子牙率军和大小诸侯一齐冲入商营,直杀得商军尸横遍野,血满沟渠。杨戬大战袁洪,二人各显神通,凡世间物件、禽兽,无不变化,二人不分胜负。袁洪见大营已破,赶紧逃往梅山。杨戬紧紧追赶,一直来到梅山。这时,女娲娘娘显圣,把山河社稷图交给了杨戬,杨戬将山河社稷图挂在树上,顷刻间,崇山峻岭峰峦突起,河川曲折变幻无穷。杨戬将袁洪引进图中。袁洪进图后,想啥来啥,不觉现出了原形,忽然一阵香风吹来,面前出现一棵桃树,红艳艳的仙桃,颜色鲜润、扑鼻馨香,白猿心中大喜,一口吞下一个仙桃。这时,杨戬仗剑赶来,白猿竟不能动弹,被杨戬用缚妖索捆住。杨戬收了山河社稷图,向正南拜谢女娲娘娘后,一刀将白猿斩了。

小学生民间故事2

黄帝涿鹿战蚩尤

大约在五千年前,我国的黄河、长江一带住着许多氏族部落。黄帝就是传说中最有名的一个部落首领。

黄帝是少典族的子孙,姓公孙,名字叫轩辕。据说他一生下来就有非同一般的表现:七十天时会说话,几岁大的时候就懂得了许多道理。成人后,更加朴实敦厚、机敏神灵,且知识渊博、明辨是非。

黄帝的部落最早分布在我国西北的姬水附近,后来迁到河北涿鹿,开始发展畜牧业和农业,并且定居下来。和黄帝同时期的另一个重要部落的首领是炎帝,他和他的部落最早居住在我国西北的姜水附近。据说炎帝和黄帝还 是近亲,只是黄帝的部落正在兴起,炎帝的部落却渐渐衰落。

这个时期,还 有一个重要的部落,就是九黎族。他们的首领叫蚩尤,带领部落生活在今天的河北、山东、河南交界的地方。传说蚩尤十分强悍,黑脸、红须、碧眼,力大无比,性情残暴,经常带领他的八十一个兄弟攻打弱小的部落。

他的八十一个兄弟被传得更神,个个具有猛兽的身体,长着铜头铁额,吃的全是沙石。他们随着蚩尤一起向黄河一带扩张,没有哪一个部落能够战胜他们。

蚩尤侵入了炎帝的地方,炎帝奋起反抗,但不是蚩尤的对手,被蚩尤打得节节败退。

黄帝分析形势,认为蚩尤战胜炎帝之后,一定会和自己开战。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于是,他先在涿鹿的郊野与炎帝开战,迫使炎帝归顺自己,与自己的部落合二为一,渐渐融合成华夏族。这就是“炎黄子孙”说法的由来。

两股合力一形成,黄帝就和蚩尤在涿鹿广阔的原野摆开了战场。黄帝希望蚩尤向自己投降,可蚩尤哪里肯听,他一声号令,向黄帝的人马展开了攻击。

据说黄帝平时驯养了熊、罴、貔、貅、、虎等六种野兽,打仗的时候就把它们放出来。蚩尤的兵士虽然凶猛,可遇到训练有素的黄帝

的军队,便不是对手了。

很快,蚩尤败下阵来。

蚩尤见势不妙,慌忙带上残兵败将,落荒而逃。黄帝一见,哪里肯轻易放过,带着人马便追。追杀中,忽然天昏地暗,黑雾迷漫,沙飞石走,风雨雷电,致使黄帝的队伍无法继续前进。原来,蚩尤请出了“风伯雨师”前来助阵。

黄帝哪肯示弱,请来天女帮助,驱散了风雨,刹那间,风止雨停,晴空万里。黄帝的军队在指南车的引导下,很快就追上了蚩尤,终于把他给杀死了。

从此,黄帝统一了中原。

中原统一之后,黄帝并未就此停手,他继续扩大自己的版图。向东,他抵达了海滨,登上了有名的泰山;向西,他到达了今天甘肃省境内的崆峒山;向南,他到达了长江边,登上了湘山;向北,他踏进了北方少数民族聚居之地。

他还 在位于今天河北省涿鹿县境内的釜山接受了各部落首领的朝拜,从此成为华夏大地上的一位至尊。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有许多发明创造,如造车、造船、制作五色衣裳等等。虽然不一定都是黄帝一个人发明的,但后人也乐于把这一切归功于他。

黄帝居住在一座名叫“轩辕小丘”的小山旁,娶了嫘祖为妻。据传嫘祖亲自参加劳动,并教妇女们养蚕、缫丝、织帛。

黄帝还 有一个史官名叫仓颉,据说文字就是他创造的。

黄帝共有十五个儿子,他和嫘祖所生的两个儿子叫青陽和昌意,他们的后代都分别掌控过整个华夏大地。

黄帝死后,被尊为“华夏始祖”。

小学生民间故事3

贤明尧舜让帝位

传说黄帝去世之后,他的孙子高陽继位,即帝颛顼。帝颛顼之后是帝喾。帝喾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挚,一个叫放勋。帝喾去世后,大儿子挚继承了帝位。挚继位后,政绩不多。挚死后,弟弟放勋继位,

他就是古代最著名的帝王之一帝尧。

尧为人仁慈,才华出众,深受人们的爱戴。为了帮助大家掌握生产季节,他派官员去各地观测星象,掌握它们的变化,制定了历法,以便提醒人们春种秋收。一年365天,共分四季的划定,就是那个时候完成的。

在当时,部落联盟有什么大事,都要找各部落首领一起商议。尧的年纪一天天老了,他想找一个能继承帝位的人。当他说出自己的打算时,马上有一个叫放齐的人说:“您的儿子丹朱通情达理,继承您的位子很合适。”

尧摇摇头说:“不行,丹朱生性顽劣,专爱与人争斗,不能继位。”

另一个叫兜的人说:“共工很善于聚集人力,他能行吗?”

尧叹了一口气,说:“共工能说会道,表面很谦虚、恭敬,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套。”

又有人推荐鲧,说:“鲧能够治水,应该是合适的人选。”

尧说:“他生性凶狠,经常违背我的命令,还 爱诋毁自己的同族人,让他接替,我不放心。”

这一番讨论没有什么结果。

时间一年一年地飞逝,尧的年岁也越来越老,寻找继承人的事不能再拖下去了。

这一天,他又把大家召集到一起,急切地说出自己的心愿:“我在位已经七十年了,实在不行的话,你们当中的一位就来接替我吧。”

大家一听,诚惶诚恐,都认为自己没有这样的品行,不敢玷污这神圣的帝位。

尧说:“那么,就请大家从贵族中间或者埋没于民间的贤才中推荐一位吧。”

大家一致推荐了一个叫舜的还 未婚配的男子。

尧说:“我也听说过他,可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大家便说起了舜的情况

舜的父亲是一个盲人,人称瞽叟,行事糊涂透顶。舜的生母死得

早,后母很坏。后母生的弟弟叫象,为人傲慢无理,但瞽叟很宠爱他。舜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但他却善待亲人,用美德感化他们,使他们变得相亲相爱。所以,大家都认为舜是一个有德行的人。

尧听了非常高兴,决定先考察舜一番。他把自己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还 替舜筑仓储粮,分给他众多的牛羊。

舜的异母弟弟象看到这一切,真是又羡慕又妒忌。他和父亲商量了好几次,准备害死舜,然后再霸占他的财产。

有一次,瞽叟让舜去修补粮仓,当舜爬到粮仓顶部的时候,瞽叟从下边抽走梯子,并放火想烧死他。幸亏舜随身带了两顶遮陽用的笠帽,他急中生智,一手抓着一顶笠帽,风筝一般地飘落下来。

见舜并没有死,瞽叟和象又生一计。他们让舜去淘井,待舜下到井底时,他们便从上边往下丢石头,直至把井填满。他们以为这一回舜一定死了,就高高兴兴地回家去分他的家产,谁料想,舜在井下挖了一个地道,安安全全地回来了。

就算父亲、弟弟所做的事情超乎常情,舜依然让自己的妻子好好侍奉公婆,关心兄弟,从来没有怨言。

尧认为舜做得很对,就让他担任司徒一职,掌管礼教之事。在舜的努力下,爱护孩子、亲近兄弟、孝顺父母的美德蔚然成风,社会十分安定、和谐。

尧让舜去管理百官,他也能做到举止得当、办事公允,很受大家的尊敬。远方来了客人,舜总是和蔼可亲、彬彬有礼,让大家感到温暖。

经过种种考察,尧认为舜确实是一个能干的人,就把首领的位子让给了他。舜继位后,也用同样的方式选拔首领。经过治水考验,禹在舜死后成为首领。这种让位的方式,历史上称作“禅让”。

小学生民间故事4

三过家门而不入

早在尧在位的时候,天下就经常发生水灾,庄稼被淹,房屋被毁,给老百姓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有人提议,让鲧去治水。

尧对鲧不是十分信任,心里很是迟疑。

大家说:“现在没有比鲧更有能力的人了,应该让他试一下。”尧勉强同意了。

鲧花了几年的时间治理水害,不但没有把洪水制服,反而使其更加泛滥。他采用的方法是拦截——哪里发水了,就在哪里筑坝,结果是刚刚堵了东边,西边又发起了水灾,使老百姓吃了更多的苦头。

舜接替尧的位子之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治水劳而无功,就把他流放到边远的羽山去了。最后,鲧就死在了那里。

舜问大家:“谁还 能担任治水的重任呢?”

大家说:“鲧的儿子禹,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舜便把禹请来了。

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他采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方法,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禹为人机敏,特别能吃苦,并且举止稳妥,言语和蔼,很让大家信服,他的美德赢得了众人的尊重。

禹发誓,不治理好洪水,他坚决不回家。

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没有一丝一毫的特殊。在他治水的十三年里,几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有一次,禹的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禹刚好从家门口路过。他听见了婴儿的啼哭,但还 是一狠心离开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就是禹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而牺牲个人利益的生动写照。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很大的龙门山,阻拦了河水的去路,使河水溢出河道。这里年年都发生水灾,百姓叫苦连天。禹几次到那里考察地形,最后决定带领众人一起开山通河。经过几年的奋战,龙门山被凿开了一个大口子,黄河水终于可以畅通无阻地流入大海了。

舜对禹的治水功绩非常佩服。

有一次,他问禹:“你是依靠什么来治水的呢?”

禹说:“勤劳。”

舜说:“怎样勤劳呢?”

禹说:“就是和普通百姓一起劈山开河、挖泥运土。您看,我的手指甲已经磨秃了,腿上的汗毛也被泥磨掉了,手上、脚上都长满了

趼子,走路时疼痛难忍。可是,我不能停下我手中的工作,除非治水成功。”

舜听了之后,十分感动。

禹因为治水,深得百姓的爱戴,大家都尊称他为“大禹”。

舜年老之后,也像尧一样,把帝位禅让给了禹。

禹继承帝位以后,依然保持治水时的作风,勤政爱民,为百姓造福。

后来,禹在巡视南方的途中,不幸病逝于会稽山。

小学生民间故事5

周武王牧野伐纣

黄河的下游有一个部落叫商,传说商的祖先契在尧舜时期和大禹一起治过水,很有功劳。后来,因其畜牧业发展得很快,武力也渐渐强盛起来,到了夏朝的末年,商部落的首领汤率领部众推翻了夏朝的统治,建立了商朝。

商朝的最后一个王叫辛,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暴君,人们称他为“商纣王”。

商纣王原来是一个相当聪明的人,他身材高大,很有勇力,早年曾亲自带兵和东夷打仗,可谓身经百战。他很有军事指挥才能,经过多年的奋战,最后平定了东夷,把商朝的文化传播到了淮水和长江一带。

由于长期的战争,国力消耗很大,这无疑加重了商朝百姓的负担。可是,商纣王为了自己享乐,根本不管民众的死活,他大量搜刮民财,没完没了地修建宫殿,扩大猎场,致使百姓的苦难越来越深重。

商纣王在他的别都朝歌造了一个“鹿台”,把金银珠宝放在里面;他又造了一个极大的仓库,把剥削来的粮食贮藏在里边。

有一次,为了讨宠妃妲己高兴,商纣王想出了一个穷奢极欲的主意。他叫人把熟肉挂在树枝上,在水池中灌满好酒,以歌舞助兴,彻夜 长饮。

商纣王的荒婬无度引起了百姓的怨恨和大臣们的不满,许多人建议他勤政爱民,以天下为重。可是,商纣王不但一点也听不进去,反

而还 用各种残酷的刑罚来镇压他们。

九侯、鄂侯、西伯昌是三个诸侯小国的首领,号称“三公”,曾经帮助商纣王掌管军政大权。可是,残暴的商纣王对他们也是横加迫害。

商纣王的叔叔比干是一个忠臣,他劝纣王:“您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必须改一改了。”

商纣王大怒,对比干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你难道是圣人吗?我要看看你的心是几个孔!”说完,命令左右剖开比干的胸膛,挖出了他的心。

大臣箕子也是一个忠臣,曾多次劝谏商纣王。他看到比干的惨状,惊恐不已。为了避祸,他开始装疯。可是纣王并没有放过他,还 是把他抓起来,关进大牢。

由于纣王的暴虐,商朝的百姓开始逃亡,就连大臣们也纷纷逃向远方。

西伯昌离开商纣王,在一个偏远的名叫“周”的诸侯小国住了下来。他勤于政务,发展生产,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同时,还 有许多诸侯国脱离了商朝的统治,归顺到他这里来,周的力量一天天强大起来。

西伯昌一心要讨伐商朝,可是,还 没有等他完成灭商的大业就病死了。其子武王得天下后,追尊他为文王。

西伯昌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发继位,这就是周武王。周武王拜姜太公为师,并且要他的兄弟周公旦、召公奭做他的助手,积极扩充兵力,准备伐纣。

第二年,周武王把军队开到盟津,也就是今天河南省孟津县,举行了一次检阅,有八百多个小国诸侯不约而同地到盟津会师,要求随同武王一起攻打商朝。

大约在公元前1066年,武王认为时机终于成熟,便又会师于盟津,举行了一次誓师大会,宣布了商纣王的种种罪行,鼓励大家同心伐纣。

商纣王听到消息,立刻拼凑了七十万人马,由他亲自指挥,到离朝歌只有七十里的牧野迎战武王的军队。当时,武王只有五万人马。纣王想:难道我七十万人还 怕你五万人吗?

其实纣王的七十万军队是临时组织起来的,其中还 有大量的奴隶,他们平时就恨透了纣王,哪里肯为他卖命打仗呢?牧野一战,周武王的军队一冲上来,纣王的人马就掉转矛头,一起冲向纣王。

纣王兵败后匆匆逃回鹿台,当夜 就放了一把火,自己跳进火堆自杀了。

商朝既灭,各诸侯小国一致推举周武王为天子。这就是周朝的开始。周朝定都镐京,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世称“西周”。


本文标签: 部落 蚩尤 没有 大家 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