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5月14日发(作者:怎么拍出伦勃朗光)
热带农业科技
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
2023,46(3):57-61
DOI:10.16005/.2023.03.011
6种薰衣草在深圳地区的引种栽培表现
田大翠
1*
,郭明鑫
1
,李璐
2
(1.深圳花田盛世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2.深圳市宝安区公园和绿化管理中心,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摘要:在深圳地区引种狭叶薰衣草、阔叶薰衣草、大甜薰衣草、西班牙薰衣草、羽叶薰衣草、齿叶薰
衣草等6种薰衣草,对其栽培适应性、生物学性状和繁殖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探讨6种薰衣草
在深圳进行栽培应用的可能性。结果证实:薰衣草在深圳地区室外栽培无法顺利越夏,实现多年
生。但羽叶薰衣草可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深圳地区进行观赏种植,阔叶薰衣草作为一年生植物
栽培也可用于观赏和干花制作,齿叶薰衣草和西班牙薰衣草则具有盆栽造型的潜质。
关键词:关键词:薰衣草;引种栽培;生物学性状;繁殖特性
中图分类号:S57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50X(2023)03-0057-05
IntroductionandCultivationPerformanceofSix
Lavender
SpeciesinShenzhenofChina
TIANDacui
1*
,GUOMingxin
1
,LILu
2
enHuatianShengshiAgricultureandForestryTechnologyDevelopmentCo.,Ltd.,Shenzhen518000,China;
enBao'anDistrictParkandGreeningManagementCenter,Shenzhen518000,China
Abstract:Sixkindsoflavendersincluding
Lavandulaangustifolia
,
Lavandulalatifolia
,
Lavandulaallardii
,
Lavandulastoe-
chas
,
Lavandulapinnata
and
Lavanduladentata
ultivationadaptability,
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propagationcharacteristicswereanalyzedinordertoexplorethepossibilityoftheirapplica-
ultsshowedthat
Lavandula
cannotsurvivethesummerandachieveperennationinoutdoorculti-
vationinShenzhen,but
Lavandulapinnata
issuitableforornamentalplantingasanannualherbinShenzhen,
Lavandula
latifolia
canalsobecultivatedannuallyforornamentalanddriedflowers,
Lavandulastoechas
and
Lavanduladentata
have
thepotentialofpotculture.
Keywords:words:lavenders;introductionandcultivation;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propagationcharacteristics
薰衣草为唇形科薰衣草属(
Lavandula
),多年
生草本或半灌木类植物,有记载的种植和应用历
史超过2500年,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和观
赏价值的天然芳香类植物
[1]
。薰衣草种类多样,
世界上约有28个原生种和483个栽培品种,主要
分为五大类:真薰衣草、杂薰衣草、法国薰衣草、
羽叶薰衣草、齿叶薰衣草
[2-3]
。前两类为精油类
薰衣草,以提炼精油为主,后三类为观赏类薰衣
草,以园林景观应用为主。其中法国薰衣草是最
漂亮的薰衣草,花色艳丽,花穗饱满。羽叶薰衣
草是叶子最美的薰衣草,花不香,但枝叶有奇特
香味
[4]
。齿叶薰衣草是开花最勤的薰衣草,花形
优美,叶子因锯齿状也有一定观赏性
[5]
。
薰衣草在我国引种始于上世纪50年代。
1956—1959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从前苏联、
保加利亚和法国等地先后引进少量薰衣草种子
分别在北京、上海、重庆、杭州、西安进行试种,在
初步掌握其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条件下,又在
陕西、河南、新疆等地继续引种。1960年,在江
苏、新疆等地大面积种植。经过多年发展,新疆
的薰衣草耕种面积越来越大,已成为中国薰衣草
油的主要生产区,与日本北海道、法国普罗旺斯
并称世界三大薰衣草种植基地
[6-7]
。薰衣草喜干
冷,在我国华南地区非常少见。为此,特开展薰
————————————
收稿日期:2023-02-25
作者简介:田大翠(1983-),女,农艺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园艺园林植物选育与应用。E-mail:****************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58·
热带农业科技
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
2023,Vol.46,No.3
衣草引种试验,筛选适合华南地区栽培的薰衣草
品种,丰富华南地区观赏花卉的多样性,为薰衣
草在华南地区的园林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封袋内,于4℃冰箱放置30d。准备好50孔育苗
穴盘并消毒,铺上通用育苗基质(含珍珠岩、椰
糠、蛭石、生物有机质等),每个品种播100粒,置
于22~25℃温室内,每日浇水2次,保持适当湿度
和肥水管理,当幼苗出现4片真叶时移栽到8~
12cm的育苗盆,置于室外。盆土采用园土∶草炭
土∶蘑菇袋废料=7∶2∶1配置,并混入少量生石灰
调节酸碱度,返苗之后施复合肥1次。观察记录
出芽情况和生长速度。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地气候
试验地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燕罗街道,属亚热
带海洋性气候,夏季盛行偏东南风,高温多雨,其
余季节盛行东北季风。天气较为干燥,气候温
和,年平均气温22.4℃,雨量充足,每年4—9月为
雨季,年降雨量1933.3mm,日照时间长,平均年
日照时数2120.5h。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偏东
风,平均每年受热带气旋(台风)影响4~5次。
1.3.3扦插繁殖试验
选择长度8~10cm的当年生健康母株上的
薰衣草枝条做扦插穗,切口靠近茎节处,要平滑,
以免破坏韧皮部。去掉基部1/3的叶片,保留光
合作用较强的叶片。将剪切好的扦插穗基部约3
cm放入200mg/L的NAA生根水中浸泡10min
[9]
,
然后在园土∶草炭土∶蘑菇袋废料=7∶2∶1基质上
进行扦插,扦插深度约3cm,扦插后喷水,使枝条
与基质紧密接触。每日浇水,用遮阴网遮阴,并
保持室温25℃左右、湿度70%~80%,避免扦插穗
出现缺水萎蔫。7d之后去掉遮阴网进行全日照
培养,温度保持在25℃左右。扦插两周后喷施一
次杀虫杀菌剂,用3%啶虫脒800~1000倍液+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隔
两周再打一次,45d后记录成活率。
1.2试验材料
6个薰衣草品种分别为狭叶薰衣草、阔叶薰
衣草、大甜薰衣草、西班牙薰衣草、羽叶薰衣草和
齿叶薰衣草(表1)。其中,大甜薰衣草为阔叶薰
衣草和齿叶薰衣草的杂交品种
[8]
,是近几年较受
欢迎的观赏品种。
表1 引种的薰衣草品种及其来源地
序号 品种/品系 拉丁名 类别 来源地
1 狭叶薰衣草
Lavandula angustifolia
真薰衣草 南京
2 阔叶薰衣草
Lavandula latifolia
真薰衣草 昆明
3 大甜薰衣草
Lavandula allardii
杂薰衣草 青岛
4 西班牙薰衣草
Lavandula stoechas
法国薰衣草 青岛
5 羽叶薰衣草
Lavandula pinnata
羽叶薰衣草 佛山
6 齿叶薰衣草
Lavandula dentata
齿叶薰衣草 武汉
1.3.4耐湿热性试验
耐湿热能力是影响薰衣草引种的重要因
素
[10]
。深圳夏季通常伴随强降雨,植物同时面临
高温和水淹。为此,在模拟现实环境的情况下进
行耐湿热性观察,观测方法:各品种选择大小相
对一致的苗40株,在温室内进行盆栽培养,调节
温度为36℃左右,湿度90%,模拟湿热环境,共进
行4个不同的处理(表2),每个品种每个处理10
株。3d后转入温度28℃、湿度50%的环境下正常
养护,观察记录各品种后续21d内的成活情况。
表2 薰衣草湿热处理
处理
1
2
3
4
具体操作
置模拟温室正常浇水,3 d后转出
置模拟温室并水淹6 h,控水,3 d后转出
置模拟温室并水淹12 h,控水,3 d后转出
置模拟温室并水淹24 h,控水,3 d后转出
1.3研究方法
1.3.1生物学性状观测
通过对引种品种的物候期、生长特性和观赏
性特征进行观测,对其园林观赏性与应用推广潜
力作出评价。选约300m的试验田,起30~40cm
2
的高垄,垄宽60cm,过道宽50cm,株距30~40
cm。每个薰衣草品种栽种不少于100株袋装成
苗。于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期间
观察记录其茎型、叶型叶缘、穗型、花色、花期以
及其他生长状况等。
1.3.2种子繁殖试验
8月份收集各品种的当年新鲜种子,将种子
重复晒干之后用干燥过滤纸包裹好,装入塑料密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46(3)
田大翠等:6种薰衣草在深圳地区的引种栽培表现
·59·
2结果与分析
2.1生物性状
如表3所示,薰衣草的茎均为多分枝,有半匍
匐和散射状之分,其中阔叶薰衣草、大甜薰衣草、
西班牙薰衣草和羽叶薰衣草的基本是散射状,齿
叶薰衣草和狭叶薰衣草的茎为半匍匐。
薰衣草的叶型以线性居多,兼有匙型、羽状和
狭披针形等。其中,狭叶薰衣草和西班牙薰衣草
的叶为线性,叶缘为全缘;齿叶薰衣草叶为线性,
其叶缘整个呈现齿状;大甜薰衣草和阔叶薰衣草
的叶均为匙型,二者叶缘表现不同,阔叶薰衣草
叶基部是锯齿状,尖端为全缘,而大甜薰衣草两
端为全缘,中间呈现部分齿状;羽叶薰衣草的叶
为羽状,形如羽毛,整个叶片表现为深裂叶。
薰衣草的花色以蓝色、紫色、蓝紫色居多,部
分薰衣草花色为白色或者紫中带白。薰衣草的
花穗表现为两种形式,间隔伞状和密集伞状。狭
叶薰衣草在深圳未观察到开花,在江苏、上海等
地通常开蓝紫色的花,花穗为间隔伞状。阔叶薰
衣草在深圳的花期比种源地昆明明显提前,可在
1月下旬进入始花期,并于2月中旬进入盛花期,
花期可维持到5月上旬,花穗为间隔伞状,间隔较
短,每一个花梗的花序可达到15个之多,紫色花,
花色较引种地稍偏暗。大甜薰衣草在4月进入花
期,可持续到6月中旬,花梗最长,花穗为间隔伞
状,间隔较长,每一个花梗的花较少,花色浅蓝
色。西班牙薰衣草在5月开花,基本与原生地保
持一致,花梗较短,花穗为密集伞状,花色呈现紫
红色,非常鲜艳。羽叶薰衣草可在10月至次年5
月开花,浅蓝色密集伞状花穗,花梗较长,花期长
达半年之久,且可以通过不断的修剪来控制盛花
期时间,每次修剪之后可快速进入下一次花期。
齿叶薰衣草可全年开花,但以11月至次年6月较
多,叶为线性齿状,花梗较短,花穗为密集伞状。
可见,薰衣草在深圳的花期与其原生地有很大差
异,另外我们观察到只有羽叶薰衣草可以正常产
生种子,且羽叶薰衣草的种子落地后很快就可以
萌发,在合适环境下可以顺利长成小苗,并可继
续开花。其余品种除阔叶薰衣草采集到了极少
量发育不全的种子,剩余4个品种未采集到种子。
表3 薰衣草在深圳地区的生物学性状记录
序号 品种
1 狭叶薰衣草
2 阔叶薰衣草
3 大甜薰衣草
4 西班牙薰衣草
5 羽叶薰衣草
6 齿叶薰衣草
茎型
多枝,半匍匐
多枝,散射状
多枝,散射状
多枝,散射状
多枝,散射状
多枝,半匍匐
叶型叶缘
线性,全缘
匙型,基部锯齿,尖端全缘
匙型,两端全缘,中间齿状
线性,全缘
羽状,裂叶
线性,齿状
花色
蓝紫色
紫色
浅蓝色
紫红色
浅蓝色
白色、淡紫
穗型
间隔伞状
间隔伞状
间隔伞状
密集伞状
密集伞状
密集伞状
花期
1—5月
4—6月
5—6月
10—5月
11—6月
2.2种子繁殖特性
一直以来,薰衣草种子的发芽率都不算高,关
于使用各种激素处理打破种子休眠的研究很
多
[11-13]
表4 薰衣草种子出芽及生长情况
序号 品种
出芽时间 出芽率株高20 cm所需时间
/d /% /d
7
7
6
5
3
5
58
63
60
66
75
68
120
80
90
92
60
89
。本试验不用激素处理,经过1个月冷藏
的薰衣草种子出芽率都达到了相对较高的水
平。羽叶薰衣草出芽最快,3d即可出芽,出芽率
达到75%;其次是齿叶薰衣草和西班牙薰衣草,5
d出芽,出芽率分别为68%和66%;其余3个品种
出芽相对较慢,需6~7d,发芽率也在60%左右
(表4)。冷藏处理相比于各种激素处理来说更为
简单和安全,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1 狭叶薰衣草
2 阔叶薰衣草
3 大甜薰衣草
4 西班牙薰衣草
5 羽叶薰衣草
6 齿叶薰衣草
出芽之后的薰衣草小苗生长速度差异非常
大,整体生长速度从大到小排序为羽叶薰衣草>
阔叶薰衣草>齿叶薰衣草>大甜薰衣草>西班
牙薰衣草>狭叶薰衣草。整体来说,羽叶薰衣草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60·
热带农业科技
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
2023,Vol.46,No.3
从播种到20cm高的成苗仅需60d,而狭叶薰衣
草则需要4个月,并在之后出现大批死亡的现象,
成活植株的生长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处于中间
状态的4种薰衣草差别不大,可以在80~90d达
到高度20cm左右的成苗。
的情况下,2019年室外栽种的狭叶薰衣草在4月
份开始出现死亡,至端午节后基本上只有不到
10%的植株存活,7月初全部死亡。其他品种在4
月份雨水季节没有出现明显死亡,但至5月底,随
着高温和龙舟水的到来,阔叶薰衣草、大甜薰衣
草和西班牙薰衣草开始陆续出现死亡,至7月底
基本全部死亡。羽叶薰衣草如果不进行修剪,也
会全部死亡,只不过开始的时间较晚,6月底才陆
续死亡。齿叶薰衣草从6月底开始陆续出现死
亡,但约有20%可以成功越夏。
表6 不同处理之后各品种薰衣草的成活株数
狭叶 阔叶 大甜 西班牙 羽叶 齿叶
处理
薰衣草 薰衣草 薰衣草 薰衣草 薰衣草 薰衣草
1
2
3
4
7
4
1
0
10
10
6
3
10
10
10
6
10
10
9
5
10
10
10
9
10
10
10
10
2.3扦插繁殖特性
扦插的薰衣草一般在8~10d开始生根,15d
左右可以达到1cm长度。试验的薰衣草扦插成
活率较高(表5),整体成活率大小依次是大甜薰
衣草>阔叶薰衣草>齿叶薰衣草>狭叶薰衣草
>西班牙薰衣草>羽叶薰衣草。羽叶薰衣草成
活率较低的原因可能和茎的木质化程度偏低有
关。整体上,薰衣草扦插成活率较高,且性状稳
定,是适合薰衣草繁殖的方式,但考虑到扦插繁
殖需要大量母本,对扦插枝条的处理要求较高,
相对于种子繁殖来说操作更为繁琐。
序号
1
2
3
4
5
6
表5 薰衣草扦插成活率
品种
狭叶薰衣草
阔叶薰衣草
大甜薰衣草
西班牙薰衣草
羽叶薰衣草
齿叶薰衣草
扦插成活率
85
90
93
73
68
89
%
3小结与讨论
经过1年多的种植观察,结合各品种薰衣草
植物学性状的差异、繁育实验的结果以及耐湿热
性的分析,羽叶薰衣草可作为一年生观赏类薰衣
草在深圳地区进行种植,生长速度极快,从播种
到始花只需要80d,且羽叶薰衣草叶片呈羽毛
状,极具观赏性,可以用来打造花海、花境,也可
制作成盆栽。深圳冬季温度较高,羽叶薰衣草修
剪后新萌发的枝条非常茂密,花穗很多,修剪后
20d左右羽叶薰衣草可再次进入花期,能通过修
剪营造多次的盛花期。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在
特定时间修剪,在特定节假日形成想要的景观效
果。宽叶薰衣草是精油性薰衣草,生长迅速,且
花期较长,花穗长,花香浓郁,是制作薰衣草干花
穗的优良品种,大面积种植既可形成一定花海景
观,也可达到产业化生产的目的,但在深圳无法
实现多年生,成本较高。其他品种的薰衣草如齿
叶薰衣草、西班牙薰衣草和大甜薰衣草等不适合
在深圳大面积种植与应用,但是可以尝试盆栽或
室内栽培,尤其是齿叶薰衣草和西班牙薰衣草,
株型较为紧凑,枝条可塑性强,具有盆栽造型的
潜质。
狭叶薰衣草在长江流域如江苏、上海、安徽一
2.4耐湿热性分析
耐湿热试验结果显示,各品种薰衣草的耐湿
热能力为齿叶薰衣草>羽叶薰衣草>大甜薰衣
草>西班牙薰衣草>阔叶薰衣草>狭叶薰衣草
(表6)。除狭叶薰衣草外,其他品种在处理1之
后都可以保持全部成活,说明狭叶薰衣草的耐湿
热能力最差。阔叶薰衣草比狭叶薰衣草表现稍
好,处理3有6株存活,处理4减少到3株。处理4
条件下齿叶薰衣草依然能保持茂盛的生长态势,
说明其耐湿热能力最强,羽叶薰衣草紧随其后,
只有个别植株出现死亡。处理3的西班牙薰衣草
和大甜薰衣草基本上能保持成活,而处理4的死
亡率大幅度上升,说明二者只能耐受12h的高温
水淹,24h以上的高温水淹无法大量存活。这个
结果与2020年室外种植观察到的薰衣草越夏成
活情况较为一致。在不进行任何避雨遮阳处理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46(3)
田大翠等:6种薰衣草在深圳地区的引种栽培表现
·61·
带种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表现出分枝数极多、
花穗多而密、花色亮丽、长势迅速等特点,是该地
区打造薰衣草花海的必选品种
[14]
。深圳也有与
长江流域类似的高温高湿季节,本试验特意引种
了狭叶薰衣草,但经过1年多的种植,狭叶薰衣草
在深圳无法正常完成一个生命周期,即使是当年
较低温度时引进的大苗也未能见到开花,这可能
是跟日照时间或者强度有关系,具体原因需要进
一步试验观察。
[5]侯宇龙,李美桦,蔡丸子.花园里的普罗旺斯——如何
打造一座薰衣草花园[J].园林,2011(8):73-75.
[6]胡星麟.薰衣草精油品质评价及杂花薰衣草精油蒸馏
残渣化学成分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7]蔡永智,郝晓云,王力,等.中国薰衣草产业发展现状及
对策[J].北方园艺,2020(12):142-147.
[8]杨林,张正伟,莫东发.不同栽培基质对盆栽大甜薰衣
草生长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0(1):114-116.
[9]蒋兴旺,李继红,杨国辉.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两种
薰衣草短枝扦插生根的影响[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8,33(3):56-60.
[10]廖祯妮.不同地区薰衣草引种与耐湿热研究[D].长
沙:湖南农业大学,2014.
[1]黄珊珊,廖景平.狭叶薰衣草与羽叶薰衣草核型分析
[J].园艺学报,2007,34(3):735-738.
[2]张吉通.薰衣草的特征及栽培管理技术[J].农业科
技通讯,2003(6):11.
[3]陈和平,周贺新,贺瑞振,等.薰衣草的研究进展[J].
农垦医学,2005,27(2):142-145.
[4]徐慧,刘宝勇,周俐,等.羽叶薰衣草在武汉地区的栽培
繁殖及应用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2,28(9):114-
115.
[11]张燕青,魏云华,林清.薰衣草的栽培及应用[J].现
代园艺,2011(13):31,33.
[12]黄韬.大连地区薰衣草栽培与繁殖技术[J].新农
业,2014(3):44-45.
[13]冯美,武海.赤霉素对法国薰衣草种子发芽及幼苗生
长的影响[J].种子,2009,28(11):102-103.
[14]周坤.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香草园及薰衣草节运营模
式初探[J].园林,2017(8):30-33.
参考文献:
(上接第21页)
[4]张春霞,何明霞,刘静,等.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半人工
与野生子实体营养成分对比[J].西南农业学报,2014,
6:2497-2500.
[5]张春霞,王云,何明霞,等.神奇美味的黑牛肝菌—暗褐
网柄牛肝菌[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8:1-134.
[6]WANJN,LIY,GUOT,etal.Whole-genomeandtran-
scriptomesequencingof
Phlebopusportentosu
srevealsits
associatedectomycorrhizalnicheandconservedpathways
involvedinfruitingbodydevelopment[J].Frontiersin
Microbiology,2021,9(12):1-16.
[7]杨天伟,许欣景,何明霞,等.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栽
培腐生食用菌研究[J].中国食用菌,2021,40(10):40-
44,48.
[8]黄年来.适合热带地区栽培的珍稀菇:巨大口蘑[J].
食用菌,2001,23(5):12-13.
[9]张婷,王元忠,李杰庆,等.大白口蘑研究进展[J].中
国食用菌,2013,32(4):4-7.
[10]肖兴,陈春兰,陈清乐,等.培养基和温度对巨大口蘑菌
丝生长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9(4):215-216.
[11]刘鸿高,王元忠.云南大白口蘑子实体人工栽培技术
[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6):411-412.
[12]王元忠,汤洪敏,虞泓,等.巨大口蘑子实体营养成分分
析[J].食用菌学报,2005(2):24-26.
[13]莫美华,高亿波,马紫英,等.薇甘菊栽培的巨大口蘑营
养成分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8,34(1):239-244,
220.
[14]李涛,刘鸿高,王元忠.巨大口蘑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食用菌,2005,24(6):27,30.
[15]许欣景,高锋,何明霞,等.暗褐网柄牛肝菌菌渣对青菜
生长的影响[J].热带农业科技,2017,40(3):34-35.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6种薰衣草在深圳地区的引种栽培表现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roclinux.cn/b/1715678992a688185.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