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base64安卓版)
把关人弱化的例子
一、新媒体时代下的把关人
在新媒体时代下,把关的主体、方式和对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传统的“把关人”主要靠记者和新闻的投稿者进行把关,
这个过程有严格完善的规章制度,而新媒体时代下,新媒体和受众
也都能参与“把关”环节,都具有不同的把关方式和把关对象。因
此新媒体时代下的“把关人”也将发生变化。
(一)新媒体时代下“把关人”的嬗变
所谓“把关人”是指在收集和产生信息的过程中对各个环节乃
至决策发生影响的人。作为“把关人”的记者,人数更多。他们决
定采访谁,提什么问题,用什么素材,写什么稿件。传统媒体在传
播过程中作为把关人,始终处于控制地位,受众的需求和选择性较
小。随着网络快速发展,信息呈爆炸式增长,网络技术打破了传统
媒体单向传播模式,网民可以越过把关人直接发布信息,给传统媒
体的把关带来新的挑战。
(二)传统“把关人”与网络“把关人”的区别
传统的把关人具有职业性和专业性,多体现为记者、编辑的角
色,一般属于非个人色彩的组织像媒体或出版机构。随着QQ、微
信、微博、抖音等各类网络客户端的兴起,新闻编辑不仅是专业的
新闻编辑工作者可以写作,受众的自主权提高,“个人媒体”与
“个人传播”变得突出,每一位受众都有进行新闻写作的平台和权
利。这虽然一方面可以促进受众提高主动性和参与性,但也导致把
关的可行性降低,增加了把关的难度,从而弱化了传统的把关角
色。目前新媒体时代新型把关人有来自专业媒体、专业自媒体、用
户与计算机新技术,这种把关人模糊且泛化的现象,需要通过相关
法律法规来落实和细化责任。
二、网络虚假新闻泛滥的成因
由于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和交互性造成了网络新闻的鱼龙混杂,
虚机新闻泛滥成灾。在利益面前,一些网络新闻的把关人利用受众
达到某些商业目的,歪曲事实来引导舆论效果,受众被利用也不自
知,无意识地成为了无良媒体的工具。再加上国家关于网络信息犯
罪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尚未完善,网络虚假新闻的泛滥成为网络
新闻传播的把关困境。
(一)网络开放性因素
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便利,信息的传播变得便捷、
实时,但同时也带了种种弊端和不足。2021年5月9日,成都市第
四十九中学生林某某在学校坠楼身亡。林某某妈妈在微博发长文抱
怨学校不积极回应,不显示家长监控,将家长拒之门外,彻底引爆
舆论。由于校方言辞含糊,网友不断猜测真相,谣言不断网上流传
“学校化学老师出国留学”的说法,警方称,该问题纯属谣言。 5
月13日,人民日报公布了肖林从走出教室到摔死的活动轨迹。警方
的调查需要时间,声明必须权威、公正、公开,谣言不能弄巧成
拙。这次舆势汹汹,话题不断深入发酵,也会给我们更好的反思,
当这种公共事件再次发生时,可以更理性、更正规、更成熟地处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把关人弱化的例子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roclinux.cn/p/1711043734a585596.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