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28日发(作者:模块建房十大品牌)

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儿童肾病综合征(NS)中原发性NS(PNS)约占90%,是儿童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

[1]

糖皮质激素是PNS的主要治疗药物,经泼尼松每天2 mg/kg或60 mg/m

2

治疗4周,

80%~90%的患儿尿蛋白转阴性,称为激素敏感型NS(SSNS),10%~20%的患儿尿蛋白

不能转阴,称为激素耐药型NS(SRNS)

[2]

。SSNS中50%~60%的患儿会出现多次复发,

表现为激素依赖型NS(SDNS)或频繁复发型NS(FRNS)。SDNS/FRNS、SRNS统称为难

治性NS(RNS),需要免疫抑制剂治疗来减少复发或维持缓解,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

磷酰胺(CYC)、霉酚酸酯(MMF)、他克莫司(TAC)/环孢素(CsA)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s)

等。然而,在免疫抑制剂单独或联合激素治疗的SDNS/FRNS、SRNS患儿中仍有约20%

在治疗中或停药后仍表现为SDNS/FRNS,称为复杂性SDNS/FRNS,在SRNS中仍有

20%~30%对CNIs一线治疗无反应,称为难治性SRNS

[3]

。这部分患儿长期大量激素及

免疫抑制剂治疗,不良反应严重,甚至不能耐受或治疗无效,需要新的治疗方案,成为研

究热点。最近15年来,利妥昔单抗(RTX)治疗各类型PNS的临床研究,尤其是随机对照

试验(RCT)越来越多,结果表明RTX治疗各种类型PNS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近年

来RTX治疗儿童PNS的最新临床研究结果,以期为RTX治疗PNS的临床实践及研究提

供参考。

1 RTX治疗PNS的作用机制

PNS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早期研究表明,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是导致足细胞足

突消失产生严重蛋白尿的主要效应细胞,然而,目前研究认为B淋巴细胞也可产生损伤足

细胞、诱导蛋白尿的自身抗体,还可以诱导T淋巴细胞活化并表达共刺激分子和细胞因子,

介导非抗体依赖的自身免疫损伤,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机制均参

与PNS的发病机制

[4]

。RTX是一种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结合CD

20

分子的B

淋巴细胞,RTX-CD

20

结合形成的复合体被转运到细胞膜脂质筏,可诱导B淋巴细胞凋亡,

另外,RTX还可通过抗体及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耗竭B淋巴细胞,从而减少自身抗体及

免疫复合物的产生,抑制T淋巴细胞免疫活化产生的细胞因子对肾脏的免疫损伤。RTX还

可能通过提高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维持PNS的缓解

[4]

。除CD

20

分子作为RTX

的作用靶点外,还有研究显示,酸性鞘磷脂酶样磷酸二酯酶3b(SMPDL-3b)/酸性鞘磷脂

酶(ASM)也是RTX的作用靶点,RTX可通过SMPDL-3b/ASM信号转导通路调节表达

ASM的Th17细胞抑制白细胞介素(IL)-17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对足细胞的损伤

[5]

。另

外,肾小球足细胞也可表达SMPDL-3b,在肾移植后蛋白尿复发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

化(FSGS)患者肾活检组织中SMPDL-3b表达降低,RTX治疗可减少FSGS肾移植后蛋白

尿复发。体外培养的肾小球足细胞经FSGS患者血清诱导SMPDL-3b表达降低,RTX处

理后可防止足细胞SMPDL-3b表达下调,足细胞SMPDL-3b表达增加可防止FSGS患者

血清诱导的足细胞损伤,该研究提示RTX可以通过SMPDL-3b依赖的方式直接作用于肾

小球足细胞,调节足细胞的功能,防止足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破坏和足细胞凋亡,稳

定足细胞的结构及功能,防止FSGS患者蛋白尿复发

[3,4,5]

。综上,RTX可通过免疫学机制

及直接作用于足细胞的非免疫学机制发挥减少蛋白尿的作用。

2 RTX治疗SDNS/FRNS的临床研究

RTX对PNS治疗作用的最早报道发表于2004年,Benz等

[6]

报道了1例先后予CsA、

CYC、TAC治疗后仍表现为SDNS/FRNS的患儿,因合并反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采用RTX治疗ITP,用药后血小板恢复正常,同时发现蛋白尿减少,停用激素后只

用CsA即可维持NS缓解。此后越来越多的病例报道、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研究、前瞻

性研究报道了RTX治疗SDNS/FRNS的有效性,80%~100%的患儿对RTX治疗有良好

的临床效果,可维持较长时间的蛋白尿缓解,并减少或停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降低

这些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

[7]

。然而,2011年之前的这些研究中RTX治疗剂量、用药次数、


本文标签: 治疗 细胞 研究 淋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