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6月16日发(作者:异步电机的控制)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s
Vol.
37,
No.
2,2021
文章编号
:
1007-757X(2021)
02-0004-04
基金项目
微型电$%用2021
年第
37
)
第
2
期
产教融合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李巧君
,
李伟
,
李金锁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河南南阳
473000
)
摘要
:
高职院校探索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对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急迫性越发明显
,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
,
建立校企命运共同体
,形成
“
16122
”
人才培养模式
,
构建基于产教融
—
8
“
四对接一核心四阶段
”
课程体系
,
打造
“
引企入校、
引
岗入课
”
产教融合新模式
,
建立内培外引
、
双专双能型教学团队建设新机制
。
将产业需求和专业发展紧密结
—
,
改善课程体系
8
薄弱环节
,
解决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
8
矛盾
,
引领产教融
—
人才培养向深层次发展"
关键词
:
产教融
—
;
教学团队
;
课程体系
;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
G710
文献标志码
:
A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of
Computer
Majo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
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
ion
LI
Qiaojun
,
LI
Wei
,
LI
Jinsuo
(
SchoolofElCctronicInformationEnginCCring
!
HCnanPolytCchnicInstitutC
!
Nanyang473000
!
China
)
Abstract
:
It
is
increasingly
clear
that
the
education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integrat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to
cultivate
skilled
talents.
In
this
context,
Henan
Polytechnic
Institute,
through
work
closely
with
enterprise
,
establishes
the
fate
community
and
forms
"16122"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
builds
"four
docking
and
four-stage
"
core
curriculum
system
,
con
structs
new
education
mode
of
"leading
enterprises
to
school
,
leading
work
post
into
the
class"
,
sets
up
the
culture
introduction
andnewtypeteachingteam
loselycombineindustrialdemand
withprofessionaldevelopment
im-
provetheweaklinksinthecurriculumsystem
solvethecontradictionbetweenthesupplyoftalenteducationandindustrialde-
mand
andleadtheintegrationofindustryandeducationinpersonneltrainingtoadeeperlevel.
Key
words
: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
teaching
team
;
curriculum
system
;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略选择的进程
;
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入
,
有效的推进工学结合
%
0
引言
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
,
现代职业教
育的发展越发受到国家的重视
,逐步颁布了
《关于加快发展
知行合一;
把素质教育全面实行
,
将职业技能的提高和职业
精神的培养融合在一起
,
这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创新精
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一项重要措施⑵&
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要
(2010-2020
年
)
》
等文件
,尤其是
《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
2019
年
2
月
13
日正式印
1
产教融合下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
1
专业发展和产业需求对接不紧密
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没有足够的约束力
,
需要提
高企业主体对人才的培养,
产教融合还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
方案
》
(职教二十条)由国务院在
发
,
文件中提到
,
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
对产教融合
%
校企合作强化深入
,
对职业教育质量进行全面的提升
,
培养
更多的人才来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
需要
,
校企融合
、
产学研机制仍不够完善⑶
,
影响校企合作深
度
,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学校负责传授知识
,
而对于企业中实
际需求及生产过程涉及较少&
对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研究,
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
才培养的每个阶段都有益处,
完成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之
间
、
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之间
、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之间
、
毕
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和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之间的
1.
2
课程体系设置与行业前沿脱节
在传统模式下
,
对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
究
,
因其对于人才培养的风格特征还不够清晰
,
课程体系主
要以理论为主
,
课程设置过于强调对理论的继承,
内容缺少
对接
,
针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起到了提升作用
1);职业教育积
(
极服务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
成长增加了更多的途径
,
对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
动发展进行了强有力的推进,
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战
及时更新⑷
。
实践课主要以校内教师讲授为主
,
企业优势资
源没有能够融入课堂教学
,
与行业衔接不畅
,课程教学开发
基金项目
:
河南省高等
教育教
学改
革
研究项目
(
017SJGLX562
)
'可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
(19A520022
)
;
河南省高等
职
业学校
青年骨干
教
师
培养
计
划(教职成函
〔
2019
1
26
号
)
作者简介:
李巧君
(
1983-
),
女
,
硕士
,
副教
授
,
研究方向
:
数据
挖掘
、网络安全
。
李伟
(1982-),
男
,
硕士
,
讲师
,
研究方
向
:
软
件幵发
&
李
金
锁
(1982-),男,
本科,
讲师,研究方向
:
网络通信
&
・
4
・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s
Vol.
37,
No.
2,2021
与行业参与
司&
基金项目
微型电脳%用
2021
年第
37
)
第
2
期
介绍最新产业
,
指导学生就业创业
,
双导师制
“
学校导师
1.3
产教融合深度和广大不够
学校与企业双方对
“
责
、
权
、
利
”
了解的
!
缺
的
,
学
次的合作
,
缺乏
;
+
企业导师
”
在校内创新创业工作室中实行&
并进
,
搭
建校
作
。
乏健全
作机制
的
,
大多只
以产教融
1
核心
,
在师资资源
、
招生就业
、
实训基
项目
程
,
锻炼学生
程控制作为校
、
方
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基本
、
课程资源
、
管理评价
、
1
+
X
证书
6
个要素与企业深度合
发展力
、广度和深度
作
;
以项目为
1
载体
!
社会的各
1.
4
教师的实践和教学能力不足
目前
,
大多数的教师
践
,
没有行业从业的
,
彳
校进行教育工作
!
教师的操作能力
!
作
、
创新创业
2
个能力
,
过程
行实
学
双方共
的
2
种评价方式
,
自需求
融合构
计
、
环
大学毕业后就
、
实施部署等步
个
务的完整
学校的教学工作中
!
了
训练
,
形成
“
16122
”
人才培养模式如口图
1
所示&
学
学习提不起
系统设计与实
,觉得学习
乏味教师大多未
的学习与专门训练
,
教学视野不广
,
工程实践指导能力
有限&
2
基于产教融合的
“
四对接一核心四阶段#
课程体系设计
计算机类专业产教融
程中存在的
,依
据学校军工高校的办学特
高
高职学校的办学
图#
“16122
”
人才培养模式
目标
!
合的
“
四
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
,
系统构建基
教融
心四 ”
课程体系&
2.
1
形成
“
16122
”
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校
2.
2
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
“
四对接一核心四阶段”
课程体系
坚决做到产教融合,
达到
“
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
、
专业建
与产业需求
、
教学过程与
教学内容的四
作
,
以合力同行
、
发展共赢为目标
,
对行业企
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深入进行了指引
,
将学校与企业的人才培
程
、
校内资源与产业资源
”
养
起来融
体,对应职业岗位,
与产业完
,
在人
,
课程
定链式
“
一核心
”
(
核心
,
融
才培养的过程中融入
业新岗位
、
新
、
新要求&与华
业合作
,
岗位
)
,
教学过程推行
“
认知一深化一提升一升华”
四
限公司合作
,
共建华为
ICT
学院
!
通企业文化
,
将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
代学徒制培养
、
校
立校
作等
;
与
30
家企业合作建
力的贯通
,
并
四
教融合的基础上建立
“
四
心
训基地
,
如南阳
业有限公司
、河南全一科技
”课程体系如口图
2
所示&
有限公司等
;邀请多家企业专家到校为学
行专题讲座
,
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对接
“认知
”
阶段
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
“
深化
”
阶段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
提升
”
阶段
校内资源与产业资源对接
“
升华
”
阶段
企
业
文
化
、
素
质
玫
、
创
新
创
业
贯
穿
人
才
培
养
全
过
程
基于产教融合的
“
四一四
”
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图
2
基于产教融合的
“
四对接一核心四阶段
”
课程体系
把计算机网络
业进行
专业课程体系作为例子
,
与华为等企
教学内容
“
四对接
”
。
,
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
以
化的
d
需
计
算
机
网
络
专
业
以
网
络
数
通
工
程
师
网络
心
工
作
、
网
求
,
达到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
。
校企双方
课程
位
,
该专业学生的就业
发
、
的改革需基
业
步
,
共
发
职业岗位的职业
能力
体
系
!
业
位
的
能
求
公
司
人
求
标
准
计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
,通
南阳
业有限公司的数
络工程设计
、
网络数通
、
网络系统集成等方面,
均要求学生掌
机与路由器的
&
,
将
“
网络数通
”
核心工作岗
位培养作
式
核心
”
。
式
的
,
设置各学期的主干课程作为
计算
与开发
“
1
+
据标注
、
数据处理
、
数据采集等
入校
;
校企人
程
引进课堂
,
引岗
上的核心要素
!
“双岗互聘
”
模式
,
以双向互聘
、
双
体
X
”
证
书融
通
课
程
融
入
心
课
程
,
课
程
根据提高知识能力的过程
,
把
・
5
・
定
式
“
教学过程
的形式
,
实现校企人才的互聘互派常态化
,
校
作共建集
教
学
、
培训
、
学
习
体
的专业
教
学
资
!
以下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s
Vol.
37,
No.
2,2021
基金项目
微型电脳%用
2021
年第
37
)
第
2
期
四个
:
培养职业认知阶段
、
职业深化
、
职业提
、
段
创新创业的培育
,
强有力地补充了对完整
“
职业人
”
的职业素
职业升华
前
,
前
的基础与
,
后一
养
&
的提高与
能力
,
最终
职业
“认
计算机网络
专业和软件技术专业
“
四一四
”
课程体
知
一
深化
一
提升一升华
”
的
才四
式的培养,
学
式人才培养过程
&
通
人
系,
如图
3
、
图
4
所示
。
整个过程中
职业素养
、
图
3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
四一四
”
课程
体
系
基本素质养成
职业能力拓展训练
职业素养课
:
职业素养
、
计算机寺业英语
、
行业文化
、
行业法规
顶岗实习
实习岗位
升华阶段
毕业设计
大数据项目实践
前端开发
微信小程序开发
Spring
Cloud
微服务架构
软件
UI设计
数字平面设计基础
(
4
〜
5
学期
)
通识素养课
:
入学教育
、
军事技能
训练
、
心理健康教育
、
创业基础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
公共基础课
:
思政系列谋程
、
体育与健康
、
高等教学
、
大学英语
、
计算机文化基础等
数据库原理与设计
、
数据结构和算法
■
Java
程序设计
■
Java
Web
程序设计
♦
C
♦
Java
EE
企业级应用开发
♦
Android
应用开发
(
2
〜
3
学期
)
认知阶段
(
1
〜
2
学期
)
♦
计算机网络基础
语言程序设计
♦
Web
表示层开发技术
♦
Python
程序设计
图
4
软件技术专业
“
四一四
”
课程体系
2.3
打造
“
引企入校
、
引岗入课
”
产教融合新模式
向心力通信
限公司共
9
门课程的
:
案
二次开发的项目引进的
限公司
IREP
项目
,
电气南阳
集
t
份
例资源
;
将
《
智能化
管理系统
》
《
智能化公交
》
等科研成果
研发过程
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案例资源
&
校企共建共
间
,适当调整以
学生的学习
。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
务
,
将任务
、
重
、
扌
依据任务单完成人员的分工
,
完
务的工作
教学案例资
2.4.1
如口图
6
所示
&
2.4
建立内培外
t
、
双专双能型教学团队建设新机制
程
求
+
系统设计-代
+
系统
+实施
部署-用户培训-运维与
的
,达成
“
引企入校
、
引岗入
的
骨干教师走出去
安排骨干教师进入
业
,
扌
作研发
、
挂职顶
课
2
如图
5
所示
&
的方法
,
供应人力和智力
业
,
同时深度参与企业
研发过程,
增强工程实践技能
,
增加实践
学习产业的新
、
新方法⑻
。
图
5
项目任务实施流程
,
更多的
2.4.2
技能大师
t
进来
华为等企业与学校之间建立的合作关系
,
引入行业
引进南阳
据采集等
养
&
学习
业
发
业有限公司的数据标注
、
数据处理
、
数
程
,
将企业
工艺、
标准编制成校本
继
新要求及产业新
人才
。
2.4.3
,
更新教学内容
、实践内容
,
同时
,
在教
人员
,
并大力引进高层次
教材
,
校企双方共同完成授课任务
,在课堂完成职业能力培
学实训工作中聘请最前沿的高
科研创新促教学
该项工作的学
企
的工作任务
,
按照完成的工作量发放劳动报
酬
,
实现
“
引企入校
、
校内入职
”。
依托校
作科研项目
,
对全员教师开展系统设计与实
以项目引领,
扌
课程界限
,
构建与产业
的课程
,
作
业
项目
整个课程
中
&
Web
全栈工程师和数通工程师等岗位
,
联合达内教育
、
郑州
・
专题培训
,
拓展广大教师系统级知识与工程知识
,
提升广
大教师的系统级教学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
&
6
・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s
Vol.
37,
No.
2,2021
基金项目
微型电脳%用
2021
年第
37
)第
2
期
“
引企入校
、
引岗入课”
产教融合新模式
合作企业
合作项目
IERP
企业资源规|
工作岗位
划系统二次开发
[生产过程进课堂
」
Web
全栈工程师
工作岗位
:
r
科研项目:
》
数据数通工程师
《
铁路特种设备管理系统
《
智能化公交
》
也铁路特种设备管理系统
》
工作内容
应用价值
6
引企入校、引岗入课
”
产教融合
新模式
3
基于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改革成效
3.
1
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逐步建立
学校计算机网络
愈
100
项;
在
“
互联网
+
”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
赛
中
赛
二
等
奖
4
项
;在
“
发明
杯
”
大
赛
中
,
获得二等
奖
以上
80
项
、
一等
奖
8
项
,
相比
2015
年以前的技能竞赛和学科竞赛
,
在质
I
个专业与多家企业
软
数量上
显著
提高
。
成立
4
个创新创业
2
个项目入
作
!
教融合
、
校
体,
从
2017
年以来,
针对每
住
学校创
客空间
,
获经济
业毕业
五万
元
!
及
专
个专业去培养
的人才
,
专 业结构来提
求
,
对
业创
间
济
数
千万
元
。
多家
“
互联网
+
”
和新兴信息
行业企业专家
!
位
服务业
,
以工作岗位为中心
,
新
闻媒
体
等进行了媒
体
宣
道
&
3
共培养
600
余
,
的能力
,
引企入校
,
在课
,
并修订人才培养计划
&
比
系统设计与工程
能力的高素质
能人才
&
200
程体系中整
新的产业
余
人
赴
本科院校深造
,
部分学
华为
、
百度
、
新华等国内
如
,
计算机网络
专业
2
学
训
”
课程
,
引进南阳
加
“
大数据信息处理
的优秀信息产业中的
力量
,
用人单位
当
学生的
能力
&
据
麦
可思数据调查
,
学生就业
度
90%
以上,
就业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专业素质
度
93%
以上
。
业有限公司的数据标注
、
数
程
,
将企业
据处理
、
数据采集等
工艺
、
标准编
制成校本教材
,
校企双方共同完成授课任务
,
完成职业能力
通
教融合的
“
四
心四
”
课程体系,
培养
&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将课程体系
网络数
的
业需求和专业发展
,
符
教融合
、
校
、
人单
理了
通
、
网
发
计算
类课程
,
并依据课程类型成立
组内集中备课和研讨等
,
将
作
、
工学
人才教育供
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补
救
学校
、
学
!
的教研小组
,
坐待能够
位之间的脱节
,
改善了课程体系的
薄弱
各个资
组内部
共享
&
业需求之间的冲突
,
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3.
2
师资团队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如计算机类专业知识的强大实践
带向
深层次的发展
&
新速
度快等特点
,
要求教师
能力
!
前沿的
以及较强的实践
参考文献
)
1
*
张庆华
,
潘秀玮
.
国家宏观教育政策视角下职业教育
“双岗互聘
”
模式
,
以双向互聘
、
双
体
的形式
,
实现校企人才的互聘互派常态化
,
提高教师的教学
体系建设的省思
[
J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2018
(20)
:
65-70.
践能力
&
5
年以来
,
学校在每
集
会安排
3
名教
业有限公
师
业内部进行实践学习
,
并聘请了南阳
[2*
姜楠,
占华林
.
对接交通行业特色的高级物联网专业
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
J
*
.
职教论坛
,2019(4):51-54.
司
、
卧龙电气南阳
限公司
向心力通信
限公司等企业中的
10
师的
骨干
,
加入兼职教
中的占比提
[3*
陈志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内涵
、
本质与实践路径
[
J
*
.
教育与职业
,2018(5
)
+
5-41.
中
,
使兼职教师在师资
42.
3%
&
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
,
与新华三集团公
司合作开展教育部
“
基于大数据
)
4
*
唐爱平
,
许晓宇
.
基于课程产教融合的高职育人模式
的实践探索
:
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
的
系统设计”
的
“
云
数融合科教创新
”
基金项目
;
与南阳市格利特机械制
公司
,在智能化机械方面取
限
专业为例
[
J
*
.
职教论坛
,2019(9
):
132-136.
)
5
*
王国川
.
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构探究
[
J
*
.
教育与职
业
,2018(22
):
101-104.
质
果
;
与河南全一科技
研究
”
限公司合作开展
“
窄带物联网
项目
&
[6*
窦红平
,邵一江
,
李本友
.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等职业教
学生质量显著提升
育应用型课程建设)
J*.教育与职业
,2019(15
):
91-96.
业
务
求
3.3
2016
-
系统设计-代
与
今
,
学生体
)
7
*
徐方
.
产教融合构建专业培训课程体系
:
以湖南石化
-
系统
-
部署
-
培训-运
职院在
C
企业的实践为例
)
J
*.
中国高校科技
,
2019
(
9
):
62-64
[8
*
冯新广
,
郭庆志
.
面向职场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
J*.中
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7(17):
67-70.
的完整训练。
实践
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在学
身上都能
看
到明
显
的进步
&
学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
竞
赛
中
!
赛
二等
奖
以上
22
项
、
国
赛
三等
奖
9
项
、
二等
奖
2
7
・
项
、
一等
奖
1
项
;
在
“
挑
战
杯
”
“
蓝桥杯
”
等全国
性竞赛中获奖
・
(收稿日期
:
2020.
05.
19
)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产教融合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roclinux.cn/p/1718507665a723207.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