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6月30日发(作者:如何做网页制作)

---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0

PharmaceuticalandClinicalResearch

抗肿瘤药物多柔比星脂质体

谢雨礼,苏红

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上海

201318

中图分类号

R979.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7806

2010

02-107-05

多柔比星(

Doxorubicin

)是

1969

年从松链丝菌浅灰色变株

s

)中提取分离到的蒽环类抗生素,具

有很强的抗癌活性,化疗指数较高,临床上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抗

癌药物联合使用可有效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多柔比星属于细胞

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它主要通过嵌入

DNA

碱基对之间并与

部组成,可以包裹脂溶性和水溶性药物。特别是难溶的抗肿瘤

药物,如紫杉醇、阿霉素等,包裹于脂质体后,水溶性大大增

加,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更重要的是脂质体为纳米级的微球,

这种类细胞结构的微粒进入人体后主要被网状内皮系统吞

噬,使其包裹的药物主要在肝、脾、肺和骨髓等组织器官中积

蓄,从而提高了药物的器官靶向性,能够有效地达到减毒增效

的作用。例如,阿霉素采用脂质体制剂,把药物包裹在一个微

囊结构中,难以被吞噬能力较弱的心肌细胞吸收,从而大大减

少了其对心肌的毒副作用

[5]

。此外,脂质体在肿瘤治疗中有很

好的被动靶向作用。由于肿瘤部位血管通透性增加,脂质体微

粒在通过恶性肿瘤组织附近的血管时,可以通过毛细血管上

皮细胞间隙进入肿瘤组织,在其中局部聚集。

Matsumura

DNA

紧密结合,从而阻止

DNA

的复制,抑制

DNA

依赖性多聚

酶的作用,干扰

RNA

转录过程。这种阻止细胞分裂的作用,并不

能选择性地区分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因此与大多数化疗药物

一样,多柔比星的不良反应很多。除呕吐、恶心、脱发等常见副作

用外,还由于阿霉素类化合物与心肌的亲和力明显高于其他组

织,并能通过半醌代谢物损害心肌细胞,从而带来严重的剂量依

赖性心脏毒性,使其临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

[1]

。虽然通过减少累

积给药剂量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阿霉素类抗肿瘤药物的心脏毒

性,但同时会降低对肿瘤的控制效果。近年来,脂质体作为一种

^_^

新型的靶向药物载体,可以增加药物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在肿

瘤药物开发中备受重视

[2]

。大量

研究表明,脂质体技术对克服阿

霉素心脏毒性尤为有效,阿霉素

脂质体因此迅速成为各大制药

公司开发的热点,先后有多个药

物上市,进入临床应用,其中以

多柔比星脂质体为最多。

Maeda

首次提出了其作用机制为增强渗透与滞留

(enhanced

permeationandretention

EPR)

效应

[6]

。脂质体被生物降解后,

药物慢慢释放出来,使肿瘤组织局部的药物浓度高达正常组

织的几十倍以上,大大增加了药物的抗肿瘤作用。

脂质体还可以通过化学修饰的方法增强其靶向性和药

代动力学特性。在脂质体表面上连接具有肿瘤细胞靶向性的

分子能使其更加有效地到达作用位点,其中最有前景的是糖

类化合物透明质酸。因为透明质酸受体

CD44

在多种肿瘤细

胞表面表达比正常细胞中要高得多,这种受体与透明质酸能

够紧密结合。在一项研究中,

Rom

[7]

证实了透明质酸确实能

靶向性地引导阿霉素脂质体到达透明质酸受体

CD44

高度

表达的肿瘤细胞。他们发现,透明质酸介导的阿霉素脂质体

到达白血病肿瘤细胞的浓度要明显多于游离阿霉素,表明用

透明质酸介导的阿霉素脂质体能更有效地靶向治疗多种白

血病。除化学修饰的方法外,还通过在脂质体中添加溶血卵

磷脂,可以破坏肿瘤血管,增加阿霉素脂质体对深层肿瘤细

胞的杀伤作用

[8]

1

脂质体制剂

脂质体

(liposome)

是一种具有类似生物膜结构的磷脂双分

子层小囊泡。最初是在

1965

年由英国科学家

Bangham

Standish

等发现的。他们用电镜观察到磷脂分散在水中自然形

成多层囊泡,每层由厚度约为

4

纳米的双分子层组成,囊泡中

央和各层之间被水相隔开

[3]

1971

Ryman

等人提出将脂质

体用于药物载体,以提高药物靶向性和降低药物的副作用,此

后对其研究日益深入,并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与传统剂型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

优点

[4]

。首先,脂质体的主要成分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能

够被生物自身的分解酶代谢降解,不会在体内积累,免疫原性

小、毒副作用小,具有很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其次,

磷脂分子是典型的双亲分子,由亲水性的头部和疏水性的尾

作者简介谢雨礼,男,博士,哥伦比亚大学合聘助理研究员,

现任扬子江药业集团海尼药物研究所所长,主要

从事新药研究和开发。

E-mail:*****************

修回日期

2010-03-312010-04-07

2

上市的多柔比星脂质体药物

目前国外上市的多柔比星脂质体药物有

2

种:聚乙二醇

PEG

)修饰的长效循环脂质体

(PLD)

和非

PEG

修饰的常规脂

质体

(NPLD)

PEG

修饰的多柔比星脂质在欧洲(商品名

Cae-

lyx

R

,

楷莱)和美国(商品名

Doxil

R

,

多喜)上市,主要用于

治疗复发性卵巢癌和

AIDS

相关的卡巴氏肉瘤。

2.1

长效循环脂质体

(PLD)

2.1.1Doxil

(多喜)美国

Sequus

公司开发的

Doxil

(多喜)就

是一种

PEG

修饰的多柔比星隐形脂质体,主要用于治疗复

发性卵巢癌,人体免疫缺乏病毒

(HIV)

引起的难治性卡巴氏

收稿日期

---

107

---

抗肿瘤药物多柔比星脂质体

肉瘤(

Kaposi

s

KS)

以及多发性骨髓瘤。

研究表明,多喜在体

内的半衰期高达

50h,

而游离多柔比星的半

衰期只有几十分钟

[9]

多喜采用阿尔扎

ALZA

)的

STEALTH

R

技术将阿霉素包裹

PEG

化的隐形脂质体传递系统中,由于长循环脂质体表

面覆盖着一层

PEG

凝胶,避免了被体内免疫系统识别和吞

噬,多喜可以在体内循环数日,从而提高了多柔比星的抗肿

瘤作用时间。多喜的脂质体粒径小于

150nm

,它可以有效地

穿透肿瘤区的血管,在肿瘤区富集,这样就改变了药物在体

内的分布,降低了毒性,能够显著提高了患者的顺应性。

在罕见的载体相关毒性。如大剂量使用多喜会产生手足综合

征等皮肤毒性,出现这类毒性时,须降低药物的剂量或者增加

给药间隔。使用多柔比星脂质体偶尔会出现(

<5%

)头晕和嗜

睡,所以有上述反应的病人应避免驾车和操作机器。

2.2

PEG

修饰的常规脂质体

:Myocet

PEG

修饰的多柔比星脂质体目前只有

Elan

公司开发

的多柔比星柠檬酸盐脂质体注射液

Myocet

(又名

Evacet

),主

要用于治疗转移性乳腺癌。规格为每瓶

20mg/10mL

50mg/

2.1.2Caelyx

除多喜外,阿尔扎和先灵葆雅公司共同开发

的另一个

PEG

修饰的多柔比星脂质体楷莱(

Caelyx

)于

2003

年被批准上市,在降低阿霉素心脏毒性,改善药代动力学特点

等方面的效果也非常显著

[10]

20mL

,也是通过静脉滴注给药,静脉滴注时间一般为

1

小时

以内。给药剂量为

20~50mg

·

m

-2

,给药间隔为

3

周,持续治疗

2009

年,我国自主创新的多柔比星脂质体里葆多,历时

6

年,由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上市,并在厦

门举行的第

12

届全国临床肿瘤大会上宣布,在多种肿瘤的治

疗中,里葆多比普通的阿霉素治疗效果提升

50%

以上,而毒副

作用仅仅是普通阿霉素的

10%

以下。里葆多的开发成功,填补

了国内空白,为患者提供新的选择,减轻了使用昂贵的进口药

物带来的医疗费用负担。

3~6

个月。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牙龈

出血、鼻出血、呕吐、恶心和腹泻等。

Myocet

发生心脏毒性的

危险比常规多柔比星要小得多。但该药物长期使用后,对心、

肺、肾、骨髓等组织器官的迟发毒性值得注意。另外,长期使

用该药还有引发其他类型肿瘤的风险。与

PEG

修饰的多柔

比星脂质体比较,

Myocet

的膜结构的组成缺少

PEG

的保护,

容易被巨噬细胞吞噬清除,因此其体内半衰期要短得多。

^_^

PEG

修饰的多柔比星脂质体主要药物成分是盐酸多柔

比星,为无菌、半透明的红色混悬液,规格一般为每瓶

20mg/

Doxil

静脉注射后

24

小时内释放其包裹的多柔比星药物少

10%

,半衰期达到

50

小时以上,而

Myocet

释放的药物

1

小时内即达到

50%

24

小时后高达

90%

。对肿瘤组织的靶向

性,

Myocet

R

10mL

50mg/20mL

,是用于单剂量静脉滴注给药的浓缩液。

该药一般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给药,静脉滴注时间为

也较

Doxil

R

低,因此带来更多的急性毒性。然

R

30

分钟至

1

小时。给药剂量由医生根据肿瘤类型和病人情

·况决定。用于卡巴氏肉瘤时,给药剂量为

20mgm

-2

,给药间隔

2~3

周,持续治疗

2~3

个月以产生疗效。为保持一定的疗

效,在需要时可以继续给药。用于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或乳腺

癌时,使用的剂量一般为

50mg

·

m

-2

,给药间隔为

4

周,如果病

人能够耐受,持续治疗直至病情稳定,肿瘤不再恶化为止。对

于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剂量一般为

30mg

·

m

-2

,给药间隔为

3

周,如果病人能够耐受,持续治疗直至产生满意的应答率。

而,手足综合征不良反应

Myocet

Doxil

R

要少见

[11]

3PEG

修饰的多柔比星脂质体(

PLD

)临床研究进展

PLD

最早见于报道的临床研究是英国皇家利物浦医院在

1987

年发表的一项临床预实验。他们用

PLD

治疗了

6

个肠胃

癌出现肝转移的病人,其中一个病人得到了缓解,而且没有发

现典型的多柔比星诱导的毒性

[12]

。随后展开的一系列

I

期临床

研究发现

PLD

的耐受剂量可以较普通多柔比星大大增加,

3

周最高可以给药

120mg

·

m

-2

,骨髓抑制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是观

察到的主要不良反应

[13]

。根据早期的研究结果,一项

II

临床研

究评价了

PLD

多喜对卵巢癌的治疗效果。

48

个经紫杉醇和铂

类抗肿瘤药物治疗过的卵巢癌病人,每

28

天给予

50mg

·

m

-2

的多喜,总反应率(

OR

)达到

19%

,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

R

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口腔炎症等

[14]

。随后多项

II

临床研究

发现,使用低剂量

PLD

20~40mg

·

m

-2

)能够维持相同的疗效,

但降低了毒副作用。在这些研究中,手足综合征(

PPT

)不良反

应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Markman

等在用

40mg

·

m

-2

PLD

治疗

妇科肿瘤中发现

18%

的病人产生了三级以下的手足综合征

[15]

这些研究为进一步开展

PLD

期临床研究在剂量选择和

方案设计上奠定了基础。

在一项关键的

期临床研究中,

Gordon

等以拓扑替康

2.1.3

长效多柔比星脂质体常见的不良反应

根据有关药物的说明书,长效多柔比星脂质体常见的不

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口腔溃疡

等。多柔比星使用后

10

天左右可出现明显的骨髓抑制,故不

管是血液疾病或非血液疾病患者都应进行常规血液检查。使

用多柔比星脂质体后,胃肠道反应包括呕吐、恶心和腹泻也常

发生。肝肾功能异常,脱发也是常见现象,包括干扰胡子的生

长,不过停药后所有的毛发可恢复正常生长。当患者出现口腔

烧灼感的口腔溃疡先兆症状时,应停止使用该药物。虽然多柔

比星脂质体较常规多柔比星心脏毒性小

,但建议常规监测心

电图,特别是已有心功能损害的患者或累积剂量超过

450~

·

500mgm

-2

时须特别小心,超过该剂量水平时,发生不可逆性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另外,抗肿瘤脂质体还存

---

108

---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0

PharmaceuticalandClinicalResearch

(topotecan)

为阳性对照药物,评价了

PLD

在治疗复发性卵巢

癌中的作用

[16]

。在这项研究中,共有

481

位病人入住,其中

7

位病人以前没有进行过化疗,治疗结果没有纳入分析;

474

位纳入分析的病人,

235

位使用拓扑替康治疗,其中肿瘤面

积大于

5cm

的病人占

47%

;对铂类抗肿瘤药物具有抵抗性的

病人占

53%

239

位使用

PLD

治疗的病人中这两项指标分别

46%

54%

。以存活期为主要临床终点,发现拓扑替康和

月。骨髓抑制较为常见,但可通过使用生长素降低。

5.1%

的病

人出现了等级

3

的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未见不合理的非

血液系统毒性。另一项

期临床研究中

[23]

,每

4

周使用

PLD40mg

·

m

-2

联合异环磷酰胺

(ifosfamide

IFO)1700mg

·

m

-2

治疗

6~9

个疗程,

ORR

28%

,病情稳定率为

26%

,应答

周期为

6

个月,

OS

14

个月。等级

3~4

的贫血,血小板减少

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出现率分别为

7%

3%

48%

。只有

3%

病人出现了等级

3

的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非血液系统毒

性出现率也较低,主要包括恶心呕吐(

3%~4%

),手足综合征

2%

)和口腔粘膜炎(

2%

)。这项研究表明

PLD

联合异环磷酰

胺可安全有效治疗卵巢癌,特别是停药周期间隔(

TFI

)为

6~

PLD

两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存活期分别为

56.7

周和

60

周。然而,在对铂类药物具有抵抗性的病人中,

PLD

的治疗效

果明显优于拓扑替康,在这些病人中,

PLD

组的存活期达

108

周,而拓扑替康组只有

71.1

周(

P=0.008

)。在随后

4

年的跟踪

调查中发现,

PLD

治疗的长期存活期稍优于拓扑替康(

62.6

周对

59.7

周,

P=0.05

)。不良反应在两组中都较为常见。但

12

个月的患者。

PLD

用于其它类型肿瘤也有大量文献报道。在一项

临床研究中

[24]

509

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

PLD

(每

4

50mg

·

·

m

-2

)和多柔比星(每

4

60mgm

-2

)进行

治疗。两组的

PT

OS

都没有显著差异。

PLD

组的

PTS

6.9

个月,多柔比星组为

7.8

个月,

OS

分别为

21

个月和

22

个月。

然而,多柔比星组的心脏毒性发生率要高得多。以左心室射血

分数

(LVEF)

为指标,在

PLD

组中

10

个病人产生心脏毒性,但

都未见心衰的迹象,而多柔比星组

48

个病人发生

LVEF

低,其中

10

人还出现心衰。在乳腺癌的治疗中,手足综合征发

生率有升高的迹象。在一项研究中发现,总共有

48%

的病人出

现了手足综合征,其中

17%

达到等级

3

[25]

。另一项多中心的

临床研究发现,剂量为

45mg

·

m

-2

,给药间隔从

3

周延长到

4

周,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可以从

46%

下降到

18%

[26]

。最近,许多

学者还评价了

PLD

联合多西紫杉醇(

docetaxel

)在治疗转移性

乳腺癌中的作用。在一项

期临床研究中

[27]

Sparano

等单独使

·用多西紫杉醇(

60mgm

-2

3

周)或多西紫杉醇联合

PLD

PLDmg

··

m

-2

,每

3

周多西

mgm

-2

)治疗

751

位患者,直至出现

不能耐受的毒性。相对于多西紫杉醇单独用药组(

n=373

),联

合药物组

TTP

7

个月提高到

9.8

个月

(hazardratio0.65,

PLD

4

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得多,只有

17%

,而拓

扑替康组达到

71%

PLD

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手足综合

征和口腔炎症。基于这项研究,美国

FDA

批准了

PLD

作为二

线药物用于治疗复发性卵巢癌。

另外两项

III

期临床研究比较了

PLD

和吉西他滨(

gemc-

·

itabine

)在复发性卵巢癌中的疗效

[17

18]

,剂量分别为

50mgm

-2

·

40mgm

-2

。类似地,

Mutch

等人发现两种药物在存活期上并没有

显著差异。但在

Ferrandina

等人的研究中,

PLD

组的总反应率

ORR

)为

29%

,明显优于吉西他滨组的

16%

,应答周期

(duration

ofresponse)

两组均为

18

周。

TTP

timetoprogress

)指标上,

PLD

和吉西他滨组分别为

16

周和

20

周。而且

PLD

组的生存期略长

于吉西他滨(

56

周对

51

周,

P=0.05

)。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基本

^_^

相当。吉西他滨组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出现率(

23%

)明显较

PLD

组高(

6%

),但

PLD

组有

5%

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生活质量

QoL

)评价上,

PLD

较吉西他滨也有一定的优势。最近

Sehouli

等报道了在德国进行的一项针对

PLD

药物

Caelyx

的多中心研

究结果。使用剂量每

4

40mg

·

m

-2

6.9%

得到了完全应答,

20.1%

的病人有部分应答,

37.7%

的病情得到稳定,平均应答周期

4.8

个月。

TTP

5.8

个月,总存活期(

OS

)达到

16.6

个月。最常

见的血液系统毒性为白细胞减少(等级

3

1.6%

)和血小板降低

(等级

3~4

0.5%

)。非血液系统毒性主要是皮肤毒性、疼痛和恶

心,发生率分别为

38.8%

41%

45.9%

。这项研究表明

Cae-

95%Cl,0.55~0.77,P=0.000001)

ORR

26%

提高到

35%

P=

0.0085

),

OS

两组没有显著差异。两组等级

3

以上的不良反应

发生率也类似,分别为

78%

72%

。然而,联合药物组出现

24%

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其口腔粘膜炎发生率也明显高于

多西组(

12%

1%

)。两组的

LVEF

和心衰等心脏毒性类似,均

5%

1%

。研究表明,

PLD

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乳腺癌比单

独使用多西紫杉醇更为有效,且不升高心脏毒性,但口腔毒性

更为常见。最近的几项

期临床研究还尝试了

PLD

联合环磷

酰胺(

cyclophosphamide

)、长春瑞滨

(binorelbine)

、曲妥珠单抗

trastuzumab

)等用于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结果表明这些组合安

全有效,并显著降低多柔比星诱导的心脏毒性

[28-30]

PLD

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

[31-33]

,左胸恶性胸膜间皮瘤

[34]

,继发性淋巴瘤

[35]

胶质母细胞瘤

[36]

等罕见肿瘤的临床研究也多见报道,

PLD

为这

类患者也带来了新的希望。

lyx

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理想的选择

[19]

2009

Pignata

等报

道了

PLD

联合卡铂(

Carboplatin

)治疗晚期卵巢癌的

III

期临

床研究初步的疗效结果

[20]

。结果

PLD

(每

3

30mg

·

m

-2

)联

合卡铂

(AUC5)

治疗

6

轮后,总反应率达到

68%

,其中完全缓

解率(

CR

28%,

部分缓解率为

(PR)20%

。还有

20%

的患者病

情达到稳定。这项结果表明,

PLD

联合卡铂有希望作为一线

药物治疗晚期卵巢癌。

有意思的是,在一项

期临床研究中,

Markman

等发现,

PLD

联合卡铂还可以降低铂类药物诱导的过敏反应(

hyper-

sensitivity

)。在这项研究中,单独使用卡铂

30%

的病人发生了

过敏反应,而联合组没有出现,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目前还

不清楚

[21]

PLD

联合磷酰胺类药物治疗铂类或紫杉醇抵抗性

的卵巢癌,也显示了较好的疗效。一项

期临床研究显示

[22]

4

PEG

修饰的多柔比星脂质体(

NPLD

)临床研究进展

到目前为止,对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还没有公认的理想

治疗药物。虽然临床使用阿霉素产生危险的心脏毒性,但阿

霉素或含有阿霉素的组合仍是临床上最常见、最有效的转移

性乳腺癌治疗药物。

NPLD

与传统的阿霉素相比,疗效相当,

39

个病人通过

canfosfamide

剂量为

960mg

·

m

PLD50

-2

·

mgm

4

周的

4

个疗程的治疗,

ORR

达到

27.8%

,病情稳

-2

定率为

80.6%

,无进展存活期(

PFS

)为

6

个月,

OS

17.8

---

109

---

抗肿瘤药物多柔比星脂质体

但心脏毒性大大降低,自首个药物

Myocet

上市,广泛应用于

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其临床研究也日渐深入。

Leonard

[11]

2009

年以前报道的

NPLD

临床研究结果进行了全面综

述,本文将只对

2009

年报道的几项最新研究结果作一简单

的介绍。

Schmid

等用

NPLD

60mg

·

m

-2

3

周)和多西紫杉

醇(

75mg

·

m

-2

3

周)治疗

51

个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8

个疗

程,发现总应答率为

50%

78%

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临床效

果,应答周期为

12

个月。

TTP

OS

分别为

10

个月和

25

月。不良反应为常见的单独用药相关的毒性。除

5

个病人发

LEVF

变化外,未见明显心脏毒性,结论是

NPLD

联合多

西紫杉醇对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有很好的耐受性和疗效

[37]

。在

一项针对

LVEF

基线大于

50%

HER-2

高度表达乳腺癌患

者的临床研究中,

HER-2

单抗曲妥珠联合

NPLD

和紫杉醇治

疗取得了成功

[38]

。共

69

个病人参加了这项研究,

NPLD

和紫

杉醇使用的剂量分别为

50mg

·

m

-2

3

周和

80mg

·

m

-2

周。在

6

个疗程中,前

18

周每

3

周检查一次

LVEF,

以后每

8

周检查一次。结果发现,

17%

的病人产生了无症状的

LVEF

降,

9

周后

LVEF

恢复到大于

50%

,其余病人的

LVEF

44%

~49%

的范围内。没有病人发生心衰的迹象。在这项研究中,

总应答率高达

98.1%

TTP

22.1

个月,因此这种治疗方案

HER-2

高度表达乳腺癌患者十分有效,且没有明显心脏

毒性。另一项研究

[39]

DelBarco

等评价了

NPLD

药物

Myocet

联合吉西他滨作为一线药物治疗转移性乳腺癌。

53

个患者

每周给予

900mg

·

m

-2

吉西他滨,每

3

周给予

80mg

·

m

-2

Myocet

,结果发现总应答率达到

51.1%

29.8%

的患者病情得

^_^

到稳定。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等级

3~

4

48%

),其他副反应,如恶心呕吐,比较温和,发生率较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尽管

36%

的病人以前使用过阿霉素,但

所有病人未见明显心脏毒性。因此,这个组合对用阿霉素治

疗过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5

小结

多柔比星脂质体临床应用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包括增加

组织器官的靶向性、减少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指

数、增加药物溶解度、保护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或提高患者

顺应性等,使其较母体药物具有更好的疗效和耐受性。当然,

由于脂质体载体引起药物组织分布的改变,脂质体剂型的药

物可能会产生新的毒副作用,如

Doxil

带来的皮肤毒性、手足

综合征和口炎、咽炎也不容忽视,临床上应利用降低药物的

剂量或者增加给药间隔等方法加以解决。随着各种新型脂质

体的应用,如热敏脂质体、

pH

敏感脂质体、磁性脂质体、主动

靶向脂质体等,使脂质体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美国

Celsion

公司开发的首个热敏多柔比星脂质体药物

ThermoDox

已经

进入临床研究,主要用于治疗肝癌,这种脂质体药物将更具

低毒、靶向、高效的效果,成功上市后必将进一步推动抗肿瘤

治疗的发展,给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40]

参考文献

[1]

徐萌,积仁,许少珍

,

阿霉素心脏毒性的发生机制及其防

[J].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1,21(7):532.

[2]AbuLilaAS,IshidaT,advancesintumor

110

vasculaturetargetingusingliposomaldrugdeliverysystems[J].

ExpertOpinDrugDeliv,2009,6(12):1297-309.

[3]BanghamAD,StandishMM,ionofuniva-

lentionsacrossthelamellaeofswollenphospholipids[J].J

MolBiol,1965,13(1):238-52.

[4]TyagiP,WuPC,ChancellorM,advancesinin-

travesicaldrug/genedelivery[J].MolPharm,2006,3(4):369-79.

[5]BielackSS,ErttmannR,Kempf-BielackB,of

schedulingontoxicityandclinicalefficacyofdoxorubicin:

whatdoweknowinthemid-nineties?[J].EurJCancer,

1996,32A(10):1652-60.

[6]MatsumuraY,nceptformacromolecular

therapeuticsincancerchemotherapy:mechanismoftu-

moritropicaccumulationofproteinsandtheantitumoragent

smancs[J].CancerRes,1986,46(12Pt1):6387-92.

[7]EliazRE,me-encapsulateddoxorubicin

targetedtoCD44:astrategytokillCD44-overexpressingtu-

morcells[J].CancerRes,2001,61(6):2592-601.

[8]ChenQ,TongS,DewhirstMW,ingtumormi-

crovesselsusingdoxorubicinencapsulatedinanovelther-

mosensitiveliposome[J].MolCancerTher,2004,3(10):

1311-7.

[9]GoebelFD,GoldsteinD,GoosM,cyandsafety

ofStealthliposomaldoxorubicininAIDS-relatedKaposi's

ernationalSL-DOXStudyGroup[J].BrJ

Cancer,1996,73(8):989-94.

[10]TomaS,TucciA,VillaniG,maldoxorubicin

(Caelyx)inadvancedpretreatedsofttissuesarcomas:aphase

IIstudyoftheItalianSarcomaGroup(ISG)[J].Anticancer

Res,2000,20(1B):485-91.

[11]LeonardRC,WilliamsS,TulpuleA,ingthe

therapeuticindexofanthracyclinechemotherapy:focusonli-

posomaldoxorubicin(Myocet)[J].Breast,2009,18(4):218-

24.

[12]SellsRA,OwenRR,NewRR,ionintoxicityof

doxorubicinbyliposomalentrapment[J].Lancet,1987,2

(8559):624-5.

[13]GabizonA,PeretzT,SulkesA,icadministration

ofdoxorubicin-containingliposomesincancerpatients:a

phaseIstudy[J].EurJCancerClinOncol,1989,25(12):

1795-803.

[14]IsraelVP,GarciaAA,RomanL,Istudyofli-

posomaldoxorubicininadvancedgynecologiccancers[J].Gy-

necolOncol,2000,78(2):143-7.

[15]MarkmanM,KennedyA,WebsterK,2trialof

liposomaldoxorubicin(40mg/m

2

)inplatinum/paclitaxel-re-

fractoryovarianandfallopiantubecancersandprimarycar-

cinomaoftheperitoneum[J].GynecolOncol,2000,78(3Pt

1):369-72.

[16]GordonAN,FleagleJT,GuthrieD,entepithelial

ovariancarcinoma:arandomizedphaseIIIstudyofpegylated

liposomaldoxorubicinversustopotecan[J].JClinOncol,

2001,19(14):3312-22.

---

[17]MutchDG,OrlandoM,GossT,izedphaseIII

trialofgemcitabinecomparedwithpegylatedliposomaldox-

orubicininpatientswithplatinum-resistantovariancancer[J].

JClinOncol,2007.25(19):2811-8.

[18]FerrandinaG,LudovisiM,LorussoD,IItrial

ofgemcitabinecomparedwithpegylatedliposomaldoxoru-

bicininprogressiveorrecurrentovariancancer[J].JClin

Oncol,2008.26(6):890-6.

[19]SehouliJ,CamaraO,SchmidtM,tedliposomal

doxorubicin(CAELYX)inpatientswithadvancedovarian

cancer:resultsofaGermanmulticenterobservationalstudy

[J].CancerChemotherPharmacol,2009,64(3):585-91.

[20]PignataS,ScambiaG,SavareseA,latinand

pegylatedliposomaldoxorubicinforadvancedovariancancer:

preliminaryactivityresultsoftheMITO-2phaseIIItrial[J].

Oncology,2009.76(1):49-54.

[21]MarkmanM,MoonJ,WilczynskiS,agentcar-

boplatinversuscarboplatinpluspegylatedliposomaldoxoru-

bicininrecurrentovariancancer:finalsurvivalresultsofa

SWOG(S0200)phase3randomizedtrial[J].GynecolOncol,

2010.116(3):323-5.

[22]KavanaghJJ,LevenbackCF,RamirezPT,2study

ofcanfosfamideincombinationwithpegylatedliposomaldox-

orubicininplatinumandpaclitaxelrefractoryorresistantep-

ithelialovariancancer[J].JHematolOncol,2010.3(1):9.

[23]JolyF,SevinE,LortholaryA,ationofpegylated

^_^

liposomaldoxorubicinandifosfamideinearlyrecurrentovar-

iancancerpatients:amulticenterphaseIItrial[J].Gynecol

Oncol,2010,116(3):312-6.

[24]O'BrienME,WiglerN,InbarM,dcardiotoxici-

tyandcomparableefficacyinaphaseIIItrialofpegylated

liposomaldoxorubicinHCl(CAELYX/Doxil)versusconven-

tionaldoxorubicinforfirst-linetreatmentofmetastaticbreast

cancer[J].AnnOncol,2004,15(3):440-9.

[25]tedliposomaldoxorubicin:metamorphosis

ofanolddrugintoanewformofchemotherapy[J].Cancer

Invest,2001,19(4):424-36.

[26]RansonMR,CarmichaelJ,O'ByrneK,entof

advancedbreastcancerwithstericallystabilizedliposomal

doxorubicin:resultsofamulticenterphaseIItrial[J].JClin

Oncol,1997,15(10):3185-91.

[27]SparanoJA,MakhsonAN,SemiglazovVF,ted

liposomaldoxorubicinplusdocetaxelsignificantlyimproves

timetoprogressionwithoutadditivecardiotoxicitycompared

withdocetaxelmonotherapyinpatientswithadvancedbreast

cancerpreviouslytreatedwithneoadjuvant-adjuvantanthra-

cyclinetherapy:resultsfromarandomizedphaseIIIstudy[J].

JClinOncol,2009,27(27):4522-9.

[28]MlineritschB,Schabel-MoserR,AndelJ,enter

phaseIIstudyofpegylatedliposomaldoxorubicinincombi-

nationwithvinorelbineasfirst-linetreatmentinelderlypa-

tientswithmetastaticbreastcancer[J].Onkologie,2009,32

(1-2):18-24.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0

PharmaceuticalandClinicalResearch

[29]TrudeauME,ClemonsMJ,ProvencherL,Imul-

ticentertrialofanthracyclinerechallengewithpegylatedlipo-

somaldoxorubicinpluscyclophosphamideforfirst-linetherapy

ofmetastaticbreastcancerpreviouslytreatedwithadjuvant

anthracyclines[J].JClinOncol,2009,27(35):5906-10.

[30]ChristodoulouC,KostopoulosI,KalofonosHP,etal.

Trastuzumabcombinedwithpegylatedliposomaldoxorubicin

IStudyof

theHellenicCooperativeOncologyGroup(HeCOG)with

biomarkerevaluation[J].Oncology,2009,76(4):275-85.

[31]Chanan-KhanA,MillerKC,MusialL,omibin

combinationwithpegylatedliposomaldoxorubicinand

thalidomideisaneffectivesteroidindependentsalvageregi-

menforpatientswithrelapsedorrefractorymultiplemyelo-

ma:resultsofaphaseIIclinicaltrial[J].LeukLymphoma,

2009,50(7):1096-101.

[32]JakubowiakAJ,KendallT,Al-ZoubiA,Itrial

ofcombinationtherapywithbortezomib,pegylatedliposomal

doxorubicin,anddexamethasoneinpatientswithnewlydiag-

nosedmyeloma[J].JClinOncol,2009,27(30):5015-22.

[33]GozzettiA,FabbriA,OlivaS,bortezomib,pe-

gylatedliposomaldoxorubicin,anddexamethasoneisasafe

andeffectivetherapyforelderlypatientswithrelapsed/re-

fractorymultiplemyeloma[J].ClinLymphomaMyelomaLeuk,

2010,10(1):68-72.

[34]HillerdalG,SorensenJB,SundstromS,entof

malignantpleuralmesotheliomawithcarboplatin,liposomized

doxorubicin,andgemcitabine:aphaseIIstudy[J].JThorac

Oncol,2008,3(11):1325-31.

[35]PuliniS,RupoliS,GoteriG,cyandsafetyof

pegylatedliposomaldoxorubicininprimarycutaneousB-cell

lymphomasandcomparisonwiththecommonlyusedtherapies

[J].EurJHaematol,2009,82(3):184-93.

[36]BeierCP,SchmidC,GorliaT,-09:pegylated

liposomaldoxorubicineandprolongedtemozolomideinaddi-

tiontoradiotherapyinnewlydiagnosedglioblastoma--a

phaseIIstudy[J].BMCCancer,2009,9:308.

[37]SchmidP,KrockerJ,KreienbergR,-pegylatedli-

posomaldoxorubicinanddocetaxelinmetastaticbreastcan-

cer:finalresultsofaphaseIItrial[J].CancerChemother

Pharmacol,2009,64(2):401-6.

[38]CortesJ,DiCosimoS,ClimentMA,ylatedli-

posomaldoxorubicin(TLC-D99),paclitaxel,andtrastuzumab

inHER-2-overexpressingbreastcancer:amulticenterphase

I/IIstudy[J].ClinCancerRes,2009,15(1):307-14.

[39]DelBarcoS,ColomerR,CalvoL,-pegylatedlipo-

somaldoxorubicincombinedwithgemcitabineasfirst-line

treatmentformetastaticorlocallyadvancedbreastcancer.

FinalresultsofaphaseI/IItrial[J].BreastCancerRes

Treat,2009,116(2):351-8.

[40]PoonRT,-thermosensitiveliposomaldoxorubicin:

anovelapproachtoenhanceefficacyofthermalablationof

livercancer[J].ExpOpinPharmacother,2009,10(2):333-43.

---

111

---


本文标签: 药物 脂质体 治疗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