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12月28日发(作者:oracle网易云音乐)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糖代谢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1. 分解代谢反应(catabolic reaction):降解复杂分子为生物体提供小的构件分子和能量

的代谢反应。

2. 合成代谢反应(anablic reaction):合成用于细胞维持和生长所需分子的代谢反应。

3. 酵解(glycolysis):由10步酶促反应组成的糖分解代谢途径。通过该途径,一分子葡

萄糖转化为两分子丙酮酸,同时净生成两分子ATP和两分子NADH。

4. 发酵(fermentation):营养分子(Eg葡萄糖)产能的厌氧降解。在乙醇发酵中,丙酮

酸转化为乙醇和CO2。

5. 巴斯德效应(Pasteur effect):氧存在下,酵解速度放慢的现象。

6. 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phosphorlation):ADP或某些其它的核苷-5′—二磷酸的

磷酸化是通过来自一个非核苷酸底物的磷酰基的转移实现的。这种磷酸化与电子的转递

链无关。

7. 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cle):也称为三羧酸循环(TAC),Krebs循环。是用于乙酰

CoA中的乙酰基氧化成CO2的酶促反应的循环系统,该循环的第一步是由乙酰CoA

经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

8. 回补反应(anaplerotic reaction):酶催化的,补充柠檬酸循环中间代谢物供给的反应,

例如由丙酮酸羧化酶生成草酰乙酸的反应。

9. 乙醛酸循环(glyoxylate cycle):是某些植物,细菌和酵母中柠檬酸循环的修改形式,

通过该循环可以收乙乙酰CoA经草酰乙酸净生成葡萄糖。乙醛酸循环绕过了柠檬酸循

环中生成两个CO2的步骤

10. 戊糖磷酸途径(pentose phosphare parhway):那称为磷酸已糖支路。是一个葡萄糖-6-

磷酸经代谢产生NADPH和核糖-5-磷酸的途径。该途径包括氧化和非氧化两个阶段,

在氧化阶段,葡萄糖-6-磷酸转化为核酮糖-5-磷酸和CO2,并生成两分子NADPH;在

非氧化阶段,核酮糖-5-磷酸异构化生成核糖-5-磷酸或转化为酵解的两用人才个中间代

谢物果糖-6-磷酸和甘油醛-3-磷酸。

11. 磷酸解(phosphorolysis)作用::通过在分子内引入一个无机磷酸,形成磷酸脂键而使

原来键断裂的方式。实际上引入了一个磷酰基。

12. 尾部生长(tailward growth):一种聚合反应机理经过私有化的单体的头部结合到聚合

的尾部,连接到聚合物尾部的单体的尾部又生成了接下一个单体的受体。

13. 糖异生作用(gluconenogenesis):由简单的非糖前体转变为糖的过程。糖异生不是糖

酵解的简单逆转。虽然由丙酮酸开始的糖异生利用了糖酵解中的七步进似平衡反应的逆

反应,但还必需利用另外四步酵解中不曾出现的酶促反应,绕过酵解过程中不可逆的三

个反应。

14. 呼吸电子传递链(respiratory electron-transport chain):由一系列可作为电子载体的酶

复合体和辅助因子构成,可将来自还原型辅酶或底物的电子传递给有氧代谢的最终的电

子受体分子氧(O2)

15. 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电子从一个底物传递给分子氧的氧化与酶催

化的由ADP和Pi生成ATP与磷酸化相偶联的过程。

16. 化学渗透理论(chemiosnotic theory):一种学说,主要论点是底物氧化期间建立的质

子浓度梯度提供了驱动ADP和ATP和Pi形成ATP的能量。

17. 解偶联剂(uncoupling agent):一种使电子传递与ADP磷酸化之间的的紧密偶联关

系解除的化合物,Eg2,4-二硝基苯酚。

18. P/O比(P/O ratio):在氧化磷酸化中,每1/2O2被还原成ADP的摩尔数。电子从NADH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传递给O2时,P/O=3,而电子从FADH2传递给O2时,P/O=2。

19. 高能化合物(high energy compound):在标准条件下水解时,自由能大幅度减少和化

合物。一般是指水解释放的能量能驱动ADP磷酸化合成ATP的化合物。

20.


本文标签: 分子 反应 循环 酵解 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