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16日发(作者:java生成一定范围的随机数)

常见肺肿瘤的免疫组化标志物

一、肺肿瘤的常用标志物

1. CD15(LeuM1)---(阳性部位:细胞膜)

是一种由半乳糖、岩藻糖和N-乙酰葡萄糖组成的碳水化合物抗原,又称半抗原χ,是粒/单核细胞相关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成熟粒细胞、激活的淋巴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R-S细胞、大多数腺癌等。

2.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CD66e)---(阳性部位:细胞膜/浆)

癌胚抗原是表达于胎儿上皮细胞的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180kDa。存于某些恶性肿瘤组织尤其是内胚层

来源发肿瘤中,大多数胃肠道(包括胰腺)和肺腺癌均有表达,少量成人上皮细胞和良性肿瘤亦可表达。

CEA主要用于标记上皮性肿瘤,尤其是腺上皮来源的腺癌。

3.嗜铬素A(chromogranin A,CgA)---(阳性部位:细胞浆)

嗜铬素是位于神经分泌颗粒内的酸性糖蛋白家族,是一组可溶性酸性蛋白,分子量为76~120 kDa,分布

广泛。含量最丰富的是嗜铬素A,另两个是嗜铬素B和嗜铬素C。几乎所有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均可检测

到嗜铬素。嗜铬素A不仅存在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分泌颗粒中,也广泛分布于所有含有颗粒的内分泌细胞

和神经内分泌细胞来源的肿瘤细胞。此抗体可以识别嗜铬素A抗原羧基末端的片段,而不与氨基末端的片

段反应,主要用于标记神经内分泌细胞及其来源的肿瘤。对小细胞癌进行抗原修复可提高检测的敏感性。

4.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 pan,广谱 CK)--- AE1/ AE3(阳性部位:细胞浆)

此抗体可以识别绝大部分酸性细胞角蛋白(Ⅰ型/低分子量)和碱性细胞角蛋白(Ⅱ型/高分子量)。用于标

记上皮及上皮来源的肿瘤,特别是对鉴别和判断转移性肿瘤是否为上皮源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5.细胞角蛋白5/6(cytokeratin 5/6,CK5/6)---(阳性部位:细胞浆)

在正常组织中,鳞状上皮和导管上皮的基底细胞以及部分的鳞状上皮生发层细胞、肌上皮细胞和间皮细胞

阳性,腺上皮细胞阴性。因此,可用于鳞癌和腺癌、间皮瘤和腺癌的鉴别诊断。支气管上皮基底细胞、间

皮;鳞癌、大细胞癌、移行细胞癌、间皮瘤阳性。大多数腺癌为阴性。

6. 细胞角蛋白7(cytokeratin 7,CK7)---(阳性部位:细胞浆)

CK7是分子量为54 kDa的一种碱性细胞角蛋白,存在于大多数正常组织的腺上皮和移行上皮细胞中,一

般非上皮来源的细胞无表达。在卵巢、乳腺和肺的腺癌呈阳性反应,而胃肠道的腺癌阴性。

7. 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 20,CK20)---(阳性部位:细胞浆)

CK20(46kDa)存在于正常的胃肠道上皮、移行上皮、Merkel细胞及其来源的肿瘤,而乳腺癌、肺癌和神

经内分泌肿瘤不表达。

8. 细胞角蛋白(高分子量)(cytokeratin,HMW)---(阳性部位:细胞浆)

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抗体(34βE12)可以识别68kDa、58kDa、56.5kDa和50kDa的细胞角蛋白。

9.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MUC1)---(阳性部位:细胞浆)

上皮膜抗原是一种高分子量(400 kDa)跨膜糖蛋白,广泛分布于各种上皮细胞及其来源的肿瘤。癌细胞

过表达MUC1与肿瘤侵袭有关,有意义的免疫反应性为膜阳性,如为纯粹的胞浆着色则为假阳性。此抗体

可以用于标记上皮及上皮源性肿瘤,EMA阳性表达的肿瘤包括大多数的癌、间皮瘤、滑膜肉瘤和上皮样肉

瘤等,淋巴瘤、黑色素瘤和软组织肿瘤阴性表达。

1---(阳性部位:细胞膜)

该抗体与间皮细胞表面的抗原反应,染色方式呈现一种特殊的“厚膜”方式,在鉴别间皮瘤与腺癌时有一定

的参考价值:间皮瘤为厚膜型,腺癌为薄膜型或胞浆着色。

11.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阳性部位:细胞浆)

突触素是分子量为38kDa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神经元突触前囊泡膜,是神经性和上皮性神经内分泌肿瘤

的特异性标志之一,用于标记神经内分泌肿瘤。

12.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阳性部位:细胞核)

TTF-1表达于甲状腺腺上皮和肺的上皮细胞中。大多数肺的小细胞癌、腺癌、少部分大细胞癌、大多数非

典型神经内分泌肿瘤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TF-1阳性,而肺鳞癌及绝大多数典型类癌TTF-1阴性。

13.波形蛋白(Vimentin,Vim)---(阳性部位:细胞浆)

波形蛋白分子量为57 kD,是原始的中间丝,分布极广,所有间(充)质细胞均有表达,此抗体的免疫原为猪

的晶体,但可与人、大鼠和鸡的波形蛋白反应。波形蛋白是正常间叶细胞及其来源的肿瘤的特异性标志,

在许多上皮细胞及其肿瘤中可与细胞角蛋白共表达。诊断用途:是一个有用的“对照标记”,即:如果波形

蛋白未能较易地在非肿瘤性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和其他间叶成分中检测到,则总的说来组织的免疫反应

性未能得到适当的保存。在间皮瘤与腺癌的鉴别诊断中,波形蛋白在间皮瘤的上皮细胞中更常见与细胞角

蛋白共表达。

5.2---分子量45 kD和52 kD的人角蛋白抗原决定簇。与正常分泌上皮而不是复层鳞状上皮反应。

-116---该抗体识别许多细胞角蛋白共同的抗原决定簇,是上皮性肿瘤的一线标记。免疫组织化学表

达:正常组织有复层鳞状上皮和单纯腺上皮、平滑肌、淋巴结树突状细胞、浆细胞等;肿瘤主要有鳞癌、

小细胞癌、肉瘤样癌/梭形细胞癌、腺癌、间皮瘤(纤维状细胞)、滑膜肉瘤、血管肿瘤、平滑肌肿瘤和浆

细胞瘤等。

---结蛋白分子量为53 kD的中间丝(骨骼蛋白),有三种单克隆抗体(D33, DER-11和DEB-5),

与其他中间丝无交叉反应。在平滑肌和横纹肌可检测到结蛋白,在肌纤维母细胞中亦有少量结蛋白。在平

滑肌组织中结蛋白含量要多于血管平滑肌。诊断用途:识别平滑肌和横纹肌肿瘤。

17. MOC-31---为识别上皮细胞中一种功能未知的38 kDa 糖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大多数腺癌为阳性,而间

皮瘤通常为阴性。

18.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 proteins,SP)。肺表面活性物质含有许多蛋白,包括10 kD的Clara细胞

蛋白和表面活性蛋白A、B、C、D。作为细支气管肺泡癌的标志。

19.α1-AT---细支气管肺泡癌Clara细胞型呈阳性表达。

二、恶性上皮性肿瘤

1、鳞癌---发生于支气管上皮,有角化和/或细胞间桥的恶性上皮性肿瘤。有四个亚型:①乳头状;②透明

细胞型;③小细胞型;④基底细胞样绝大多数表达高分子角蛋白(34βE12),CK5/6和CEA,许多鳞癌

表达低分子角蛋白(35βH11),较少表达TTF-1或CK7。

2、小细胞癌---由圆形、椭圆形或梭形小细胞组成的恶性上皮性肿瘤。胞质很少,边界不清;核内可见细颗

粒状染色质,核仁不明显或缺如;细胞核变形很明显;常有大量坏死和许多核分裂。绝大多数小细胞癌

CD56、Cg、SY阳性,神经内分泌标志表达率≥90%;小细胞癌常见TTF-1和CK阳性。鉴别诊断:

① 淋巴瘤---小细胞癌显示为神经内分泌标志、TTF-1和CK阳性,LCA阴性。

② PNET---小细胞癌与PNET均可表达MIC-2(CD99),但小细胞癌TTF-1和CK阳性,而PNET则为

阴性。

③ Merkel细胞瘤---本瘤CK20阳性,CK7、TTF-1阴性可与小细胞癌鉴别。

3、腺癌---具有腺样分化和产生黏液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呈腺泡样、乳头状、细支气管肺泡细胞样或实性伴

有黏液的生长方式,可混合存在。有下列亚型:

①腺癌,混合亚型;

② 腺泡样腺癌;

③ 乳头状腺癌;

④ 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

包括非粘液型、粘液型、混合性非粘液性与粘液性或中间型。非粘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又包括Ⅱ型肺泡细

胞型和Clara细胞型,前者SP、TTF-1等阳性,后者Clara蛋白及α1-AT阳性,有助于与其它腺癌鉴别诊

断。

⑤ 实性腺癌伴有粘液产生

⑥ 胎儿型腺癌

⑦ 黏液性(“胶样”)腺癌

⑧ 黏液性囊腺癌

⑨ 印戒细胞腺癌

⑩ 透明细胞腺癌

腺癌的免疫组化特征与其亚型和分化程度有关,典型的上皮性标志为:AE1/AE3,CAM5.2,EMA和CEA。

CK7阳性高于CK20,TTF-1阳性率较高,尤其是在分化好的腺癌(在TTF-1阳性病例中,甲状腺球蛋白

阴性有助于排除甲状腺癌)。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 apoprotein,SP)较TTF-1为低,但要注意的是

转移性肿瘤细胞也可能吸附一些SP。在黏液性肿瘤中,尤其是黏液型BAC可能有例外,即TTF-1阴性,

而CK7和CK20往往阳性。

鉴别诊断:

① 转移性腺癌---有原发灶病史,在肺内常为多个病灶。如为单个病灶,则鉴别较为困难。肺腺癌有组织学

亚型的异质性,尤其是存在BAC成分时可明确诊断;60%表达表面活性蛋白(SP-A,pro-SP-B,pro-SP-C),

70%表达TTF-1;CK7(+)/CK20(-),仅黏液性BAC为TTF-1(-)/ CK20(+)。转移性腺癌多为

均质性,TTF-1阴性(除外甲状腺癌:黏液染色阴性,甲状腺球蛋白阳性)。肾细胞癌:AE1/AE3、CK7

弱阳性,Vim强阳性。结肠腺癌:CK7(-)/CK20(+),CDX-2阳性。乳腺癌:ER(+)。卵巢癌:雌

二醇受体、CA125、Vim、钙粘蛋白、抑制素(+);CEA(-)。前列腺癌:PSA(+)。

② 上皮型恶性间皮瘤---根据临床、巨检、镜检、免疫组化和电镜特点进行鉴别。免疫组化方面主要包括腺

癌特异标志TTF-1、普通标志CEA、CD15或MOC31;间皮瘤标志calretinin(钙视网膜蛋白)和CK5/6。

③ 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发生于肺周边部的局灶性病变,通常<5mm,表现为衬覆肺泡或呼吸性细支气管

的不典型细胞呈轻—中度局限性增生,无间质炎症和纤维化。不典型腺瘤样增生表达SPA,CEA,MMPs,

E-钙粘蛋白,β-catenin,CD44v6和TTF-1。一般认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是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癌前

病变,TP53阳性是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早期标志之一。

④ 非粘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一般大于5mm,明显的细胞分层,细胞密集,柱状细胞排列拥挤,微

乳头丛生;细胞核重叠,染色质较粗,可见核仁。

4、大细胞癌---未分化的非小细胞肺癌,缺乏小细胞癌、腺样或鳞状分化的细胞和结构特征。大细胞癌的分

化表型并无特征性,大多表现为腺分化,也可为鳞分化。有少数大细胞癌具有腺、鳞、神经内分泌三相分

化表型。

免疫组化:AE1/AE3几乎全部阳性,EMA70%阳性,35& 538;H11近70%阳性。部分病例亦可表达CEA、

CK7、及Vim。其亚型有:

① 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常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CgA、Syn和NCAM(CD56),50%可表达TTF-1。

② 基底细胞癌--- TTF-1阴性,神经内分泌标志一般为阴性,约10%的病例可表达一个神经内分泌标志。

③ 淋巴上皮瘤样癌

④ 透明细胞癌

⑤ 大细胞癌伴横纹肌样表型

5、腺鳞癌---同时具有鳞癌和腺癌成分,各自不少于肿瘤的10%。表达的CK分子量范围很广,AE1/AE3、

CAM5.2、KL1和CK7阳性,但通常CK20阴性。腺鳞癌可表达EMA,TTF-1阳性多见于腺癌部分。

6、肉瘤样癌---是一组分化差的NSCLC,伴有肉瘤成分或肉瘤样(梭形和/或巨细胞)分化。目前已认知五

个亚型。

① 多形性癌

② 梭形细胞癌

③巨细胞癌

④癌肉瘤

⑤肺母细胞瘤多形性、梭形和/或巨细胞癌---常同时表达CK、Vim、CEA和平滑肌标志,巨细胞癌可有TTF-1

阳性。

癌肉瘤---上皮成分CK阳性,软骨肉瘤见S-100阳性,横纹肌肉瘤为肌源性标记阳性。

肺母细胞瘤---胎儿型腺癌成分可表达上皮性标志(CK、EMA、CEA)和神经内分泌标志(CgA等)。肿

瘤细胞可表达特殊的激素,如:降血钙素(calcitonin),胃泌素释放肽(gastrin-releasing peptide),蛙

皮素(bombesin),亮氨酸(leucine)和甲硫脑啡肽(methionine enkephalin),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和5-羟色胺(serotonin)。表达AFP极罕见。上皮细胞尤其是桑葚体可表达clara细胞抗原和SP。间质

细胞为Vim、MSA、Desmin、myoglobin或S-100阳性。

7、类癌---以神经内分泌分化方式(器官样、小梁状、岛状、栅栏状、缎带样、花环样排列等)为特点。肿

瘤细胞具有较一致的形态学特征,如:中度嗜伊红的胞质、细胞核内细颗粒状染色质等。

① 典型类癌

② 非典型类癌大多数类癌CK阳性,CD99阳性率也较高。神经内分泌标志,如:Cg、SY、Leu7(CD57)

和N-CAM(CD56)通常为强阳性,尤其是典型类癌,但在不典型类癌时则可能为灶性。TTF-1在类癌有

表达,文献报道差异较大。Ki-67在不典型类癌的阳性率高于典型类癌,与预后有关。支持细胞S-100阳

性。

鉴别诊断:

① 副神经节瘤---CK阴性,支持细胞S-100阳性,神经内分泌标记阳性。

类癌---CK阳性,支持细胞S-100阳性。

② 血管球瘤---SMA阳性,神经内分泌标志阴性。

8、唾液腺型癌例:上皮—肌上皮癌---由肌上皮细胞(梭形细胞、透明细胞或浆细胞样形态的细胞)和含量

不等的导管形成上皮所组成的肿瘤。导管内层嗜伊红细胞:CK7,EMA,MNF116阳性。

导管外层透明细胞以及实性成分:Vim,SMA,S-100阳性。

三、良性上皮性肿瘤

例:

腺瘤1、肺泡状腺瘤—衬覆Ⅱ型肺泡上皮,表达CK(广谱)、CEA、SP和TTF-1。间质细胞呈灶性SMA、

Act阳性;TTF-1、des、proSPB、proSPC和CC10阴性。

2、状腺瘤—含有Ⅱ型肺泡细胞和Clara细胞,故CK(广谱)、Clara细胞蛋白、TTF-1和表面活性蛋白

阳性,也可表达CEA。NE标志阴性。

3、唾液腺型腺瘤(粘液腺腺瘤、多形性腺瘤、其他)

4、粘液性囊腺瘤

四、淋巴增生性肿瘤

1、MALT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由具有形态学异质性的小B细胞组成的结外淋

巴瘤,类似单核细胞和/或小淋巴细胞的肿瘤细胞在肺内弥漫浸润,散在有免疫母细胞和中心母细胞样细胞。

在一些病例中可见浆细胞分化。典型病变为肿瘤细胞浸润支气管黏膜上皮,形成淋巴上皮病变。有时肿瘤

间质内有淀粉样变。肿瘤细胞为单克隆B细胞,CD20、CD79a和bcl-2阳性。大多数病例表达μ重链,

少数为γ或α。CK可使淋巴上皮病变着色;肿瘤内可有少量反应性T细胞。

鉴别诊断: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MALT淋巴瘤呈浸润性生长,使肺泡间隔增宽、机构破坏,淋巴上皮

病变更常见。B细胞Ig轻链限制,Ig重链基因重排(PCR检测)。

2、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大肿瘤性B细胞增生,细胞核相当于或大于巨噬细胞核,或比正常淋巴细胞

大两倍。肿瘤细胞表达B细胞表型(CD20、CD79a),伴反应性T细胞。在冰冻组织切片中可检测到Ig

轻链表达。

五、间叶性肿瘤

1、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一种低-中级别血管性肿瘤,由上皮样内皮细胞构成的短条索和巢分布于黏液透

明基质中。肿瘤具有突出的上皮样特征,明显的胞浆内空泡,在肺泡内和血管内生长以及中心透明坏死。

CD31,CD34,Ulex europaeus(荆豆),F8RA,Fli-1(DNA结合转录因子ETS家族的成员之一),SMA

阳性;CK(±);EMA,CEA阴性。

2、血管肉瘤—高级别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瘤细胞表达CD31、CD34、F8、Fli1、FKBP12(与神经钙

蛋白相互作用的胞液FK506结合蛋白),Vim强阳性、CK灶性阳性。

3、胸膜肺母细胞瘤---肿瘤细胞Vim阳性;横纹肌母细胞样细胞MSA和desmin阳性。

4、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广义“炎性假瘤”一种,由多种成分混合而成,如胶原、炎症细胞以及形态温

和、显示肌纤维母细胞分化的梭形细胞。同义词有:炎性假瘤、浆细胞肉芽肿、纤维组织细胞瘤和纤维黄

色瘤等。梭形细胞Vim、SMA阳性。Myogenin、myoglobin、CD117(c-kit)和S-100阴性。约1/3病例

呈局灶性CK阳性(可能是由于肺泡陷入)。值得注意的是40%病例表达ALK1和p80。P53阳性很罕见,

有报道称可能与肿瘤复发和恶变有关。

5、淋巴血管平滑肌瘤病---一种类似于平滑肌细胞的不成熟短梭形细胞广泛浸润于间质而形成的病变,常

伴有囊性变。表现为平滑肌分化和表达,αSMA、desmin和Vim阳性。然而,与正常平滑肌细胞不同的是,

LAM可表达HMB45。一些病例存在ER和PR。

6、滑膜肉瘤(单向型、双向型)---原发于肺的间叶性梭形细胞肿瘤,可有程度不等的上皮分化区域(组

织学类似软组织的同名肿瘤)。Vim、CK和/或EMA阳性(梭形细胞很少阳性),CK7和19阳性可与其

他梭形细胞肉瘤鉴别。瘤细胞可表达bcl-2和CD99,1/3病例S-100阳性。CEA、CK20、TTF-1、CD34

和desmin阴性。

7、肺动脉肉瘤—发生于大的肺动脉的肉瘤,有两型:①管腔内型—呈息肉样向管腔内生长,通常显示为

纤维母细胞或肌纤维母细胞分化。瘤细胞Vim弥漫强阳性,osteopontin(骨桥蛋白)、desmin和内皮细

胞标志(F8、CD31和CD34)阳性。②管壁型—在管壁内浸润生长,组织学类似软组织平滑肌肉瘤。

8、肺静脉肉瘤--发生于肺静脉的肉瘤,表现为平滑肌肉瘤特点,Vim、desmin和actin阳性。40%病例有

异常的keratin反应性。

六、混杂性肿瘤

1、硬化性血管瘤---发生在肺部的良性上皮肿瘤,组织学上有显著的共同表现:呈实性、乳头状、硬化和肺

泡内出血4种形式。增生的肺泡Ⅱ型细胞呈立方形,被覆在乳头结构的表面。间质的上皮样细胞为圆形,

形态较一致。瘤组织内可见胆固醇裂隙、慢性炎症、黄色瘤细胞、含铁血黄素、钙化、分层状的卷轴样螺

纹、坏死和成熟脂肪组织。

免疫组化,如下表:

免疫标记 表面细胞 多角形/圆形细胞

AE1/AE3 + -

MNF116 + -

CAM5.2 + +

CK7 + +

CK20 - -

EMA + +

CK5/6 - -

Calretinin - -

ChgA - -

Syn - -

Leu7 - -

SP-A + -

pro-SP-B + -

Clara细胞蛋白 + -

TTF-1 + +

Vim ± +

S-100 - -

CEA ± -

F8 - -

雌二醇受体 - +

孕酮受体 - +

鉴别诊断:

类癌:CgA、Syn弥漫性强阳性,TTF-1阴性。

2、透明细胞瘤---亦称“糖瘤”,可能来源于血管外周的上皮样细胞。肿瘤细胞胞浆透明或嗜酸性,内含丰富

的糖原。无肌膜的薄壁窦状血管具有特性。HMB-45,HMB50阳性;SY,CD57,CD34,NSE,S-100

局灶性阳性。Keratin阴性。


本文标签: 细胞 上皮 肿瘤 阳性 表达